根據各鄉鎮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種植習慣、技術條件、市場認可等角度出發,扎實推進蔬菜種植基地建設。重點打造榆林大蔥、南瓜、馬鈴薯,康榮香瓜、菇娘、番茄,蘭西鎮馬鈴薯、秋菜套復種,臨江鎮西瓜、青椒和紅光、北安葉菜、晚菜、設施瓜類等五大蔬菜生產基地,規模種植蔬菜13.7萬畝,帶動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到了23.5萬畝。另外,建成了榆林、蘭西鎮、紅光等設施蔬菜生產區,加上水稻智能催芽大棚的二次利用,棚室蔬菜生產面積達到1.5萬畝。
圍繞調整種植結構,扎實推進蔬菜種植主體發展。通過種植能人聯辦、瓜菜經紀人創辦、專業村屯村組干部領辦等措施,培養壯大了一批經濟效益高、帶動能力強、生產規模大的瓜菜生產專業合作社。年初以來,新組建各類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11個,總數達到了70個,入社農戶3500戶,規模經營蔬菜種植面積6萬多畝;蔬菜種植大戶發展到400多戶,種植面積4萬多畝。臨江鎮永祥瓜菜種植合作社主要種植棚室瓜菜,今年第一批香瓜價格平均價格在3到4塊錢左右,一個棚子香瓜純收入達到3萬。
推進蔬菜產業鏈條延伸,拓展蔬菜產業增值空間。通過招商引資、改造擴建,打造了樂姆、東金、宏發等一批蔬菜深加工企業,初步形成了貯藏保鮮、冷凍脫水、凈菜包裝、干制腌制等加工產品群體。并鼓勵這些企業建立了“公司+農戶+基地”、“公司+經紀人+基地”、“公司+合作社+基地”等多種蔬菜產品生產模式,加速了蔬菜產業化進程。全縣有大小蔬菜加工企業近10家,年加工能力超過10萬噸。此外,又成功引進了吉林金塔集團,與縣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明年將在蘭西建設5萬畝的辣椒生產基地。
扎實推進了蔬菜品牌建設,利用氣候和生態資源優勢,以合作社為主體,打造了優勢品牌。依托榆林鎮、奮斗鄉、康榮鄉和北安鄉等地的特色瓜菜產品,先后注冊了“榆林”、“蘭農豐碩”、“碧野”、“康榮”等瓜菜品牌52個,已有3個綠標、450個無公害標識和3個地理標識,全縣名特優系列農產品達到了個總量約為20萬噸。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全面推進蔬菜從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發展資深蔬菜經紀人70多人,每年供應哈市70萬噸、南方11萬多噸蔬菜。通過在哈市各大瓜菜銷售市場設置銷售信息員,建設大機關、大食堂、大專院校蔬菜直供基地等形式,年供應哈市蔬菜70萬噸。直營特供占領高端市場,榆林鎮豐碩南瓜種植合作社和17所高校簽訂供貨合同,合作社成員種地價值提高了,收入有了保障。不管市場上的菜價格如何,均按照合同計算,一畝地比其他農戶多4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