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包經營這座蘋果園已三年了,去年收入6萬多元。目前我們村已有10多戶人種植了蘋果樹,蘋果產業成了我們致富的‘搖錢樹’。”在甘肅禮縣捷地村蘋果標準化示范園里,農民趙世全對筆者說。目前,在禮縣,像趙世全一樣,許多農民正積極投身到發展特色林果業的熱潮中,通過勤勞的雙手,開啟了增收致富的大門。
近年來,禮縣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發展思路,緊緊圍繞“大地增綠、農民增收”的目標,采取“政府引進、企業引導、組織合作、家庭出力”的發展模式,以規模化種植、基地化布局、良種化建設、集約化管理為載體,引領全縣特色林果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在蘋果產業發展中,禮縣組織技術人員和果農到天水、山東等地參觀、考察和學習,加強果農業務知識和技術培訓,培養和造就了一批高素質的林果專業科技隊伍,提高了基地建設的科技含量,已培訓鄉鎮、村組技術人員5000多人次,果農10萬多人次。同時,派遣技術人員深入生產第一線,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嚴格落實挖一個標準坑、栽一株優質苗、澆一坑定根水、鋪一塊保墑膜、留一條營養帶的“五個一”栽植標準,統一采用果樹栽培技術措施,確保苗木成活率,推動蘋果產業逐步向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