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政策,加上鄉政府的大力支持,既有補貼又有技術指導,通過蔬菜種植增加了我們老百姓的收入。”在新疆烏蘇八十四戶鄉,通過種植蔬菜而受益的農戶都這么說。近年來,八十四戶鄉不斷創新思路,多渠道、多舉措推動全鄉蔬菜種植產業發展,加快了全鄉農業增效、農民致富進程。
八十四戶鄉蔬菜種植歷史悠久,該鄉為進一步做大做強蔬菜產業,創出品牌,帶領干部群眾按照“政府扶持、項目帶動、合作社經營”的運行機制,積極打造了以巴海村為核心、總面積5000畝的現代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園區,全鄉蔬菜種植面積達到3萬畝(其中:大中型拱棚980座,小型冷棚1萬余座),占全鄉總耕地面積的25.63%,積極與烏蘇市北園春市場簽訂蔬菜購銷合同,解決了農民的種植蔬菜的后顧之憂。在五道橋村建立了蔬菜批發市場,吸引了來自烏魯木齊、克拉瑪依、博州等地的客商。
在巴海村綜合服務中心建成了烏蘇市唯一一家鄉級農產品檢測中心和莊稼醫院,并建成了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展廳;改造老舊溫室90座,新建日光溫室大棚74座,保鮮庫3座,以日光溫室、蔬菜保鮮庫為主的規模化設施農業集群初步建成。
通過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全鄉19個村中有16個村成為蔬菜專業村,每年可向市場提供各類優質綠色蔬菜45萬噸,所產的“巴海”牌瓜菜遠銷疆內外。加大了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力度,大力扶持特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新增農村經濟合作組織15個。麥家梁村宏通枸杞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發揮本地適宜種植枸杞的優勢,大力發展枸杞種植,目前已達到470畝,產值可達70萬元左右。該合作社正在積極申辦QS條碼、加入電商、進入超市的手續的各項手續,力爭在2016年全面進入市場,打響自己的品牌。
該鄉還不斷加大對農業示范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投入,利用項目資金,重點實施了五道橋至巴海村、陳家莊村、八十四戶村沿線蔬菜集中連片種植,啟動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長廊工程和路燈亮化工程,同時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減棉增菜,使全鄉農業種植方式由傳統農業向設施農業和觀光農業方向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