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成功不僅僅是個人或者公司資產的積累,更重要的是帶來的社會效益。張富全是一個當之無愧的成功人士。他的成功在帶動了當地產業鏈、振興了周邊經濟的同時,發展了綠色產業,造福了社會
人生的路千萬條。一個人,選擇了創業之路,就是選擇了艱辛和磨難,選擇了付出和責任。張富全就是這樣的人。
2012年,第十屆全國“創業之星”經驗交流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來自陜西省勉縣的張富全榮獲第十屆全國“創業之星”稱號,受到中央領導的親切接見并頒獎合影,這在勉縣尚屬首次。
歷數張富全個人的榮譽稱號,讓人眼花繚亂。他的公司陜西漢中錦泰集團更是聲名鵲起、美譽如潮,可是又有誰知道這些盛名背后,張富全付出了多少?經歷了哪些?他的創業之路又有著怎樣令人感懷的過往?讓我們一起走進張富全的內心世界,回顧一個民營企業家的奮斗歷程,了解一個熠熠生輝的“創業之星”的故事。
勇吃螃蟹承包水泥廠
生于1964年4月,家住陜西省勉縣定軍山鎮左所村的張富全,1983年參加工作,從勉縣溫泉水泥廠化驗室化驗員開始,兢兢業業、克勤克儉,一路走來,歷任化驗室主任、副廠長。
1998年,是張富全人生道路上重要的一年。勉縣天蕩水泥廠因為種種原因,投產13年竟然不能達產!因為水泥廠效益不好,當地政府決定把廠子承包給個人。“機遇和挑戰并存”,這句話說起來很簡單。當機遇來臨時,又有多少人能準確把握呢?深思熟慮后,張富全當機立斷,承包了勉縣天蕩水泥廠,成為當地敢于吃螃蟹的人,進而全身心投入到滾滾商戰洪流。這以后,他大膽實踐,把多年積累的經驗結合水泥廠的實際進行研究創新,克難奮進,使勉縣天蕩水泥廠起死回生并實現跨越式發展。第二年就甩掉了投產13年不能達產的帽子,企業的各項經濟指標刷新歷史紀錄,使一個爛攤子一舉變成了漢中市優秀鄉鎮企業!
榮譽紛至沓來。勉縣天蕩水泥廠被漢中市政府評為“技術改造先進單位”“綠色企業”,并獲得了農業部“創名牌重點企業”,中國質量檢驗協會“打假扶優重點保護企業”“國家權威檢測合格產品”等殊榮。這時的他悄悄松了一口氣,進入了下一步的運籌和策劃。
以工哺農投資農副產品深加工
作為農民的兒子,張富全深知父輩土里刨食的不易。他想改變父老鄉親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卻仍舊擺脫不了貧窮的命運。經過長達5年的對當地資源的調研后,他決定創辦極富開發價值的秦巴山區魔芋資源產業化龍頭企業,把自己在水泥生產中賺來的錢,投資農副產品深加工,實現以工哺農。
明確了方向,雷厲風行,說干就干!2004年11月,張富全創辦了陜西錦泰魔芋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原名勉縣錦泰實業有限公司),專業從事魔芋產業的開發。他租賃坡地3400畝,營造速生楊和松林,在林間建立魔芋示范園300畝,建立了魔芋產業化基地,大力在全縣發展魔芋規范化種植基地。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獻實招,出實力,干實事。總投資4900萬元的《6萬畝魔芋種植加工產業化開發項目》于2008年底投產,截至目前已具備年加工鮮魔芋3萬噸、生產精粉1200噸的生產加工能力。
企業的超常規發展,讓張富全信心百倍,干勁十足。接著,他于2011年成立陜西漢中錦泰集團,下設6個分公司,以商砼為龍頭,引領水泥生產大跨越;以水泥、商砼建材生產為基礎,穩步推進魔芋產業健康有效運行的集團化運營模式。
好產品自己會說話。由于產品質量過硬,2014年在北京中國魔芋健康食品推廣交易會上,公司榮獲“中國魔芋健康食品金獎”“中國魔芋產品領軍品牌”稱號。目前,公司年收入已逾億元。隨著該項目的實施,鮮魔芋收購價格從2005年的每公斤1.1元,提高到2013年的每公斤4.6元,帶動了農民的增收致富,使農民魔芋種植積極性空前高漲。該項目新增長期就業200余人,季節性用工1000余人,帶動運輸、包裝等行業的發展,年增加非農收入2200余萬元,帶動了本縣及鄰縣的經濟增長;帶動了丘陵山區近4萬農戶約12萬農民種植銷售魔芋,直接增加收入1.2億元,人均年增收800-1200元以上。實現了企業推動魔芋產業化開發,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莊嚴承諾。
看準市場順勢而為
魔芋產業化開發被聯合國專家譽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魔芋食品被譽為“血液凈化劑、腸胃清道夫”,有人類“第七營養素”之稱;西方發達國家稱之為“工業味精”原料和“東方魔力”產品。魔芋所制成的精粉被廣泛地應用到食品工業、醫藥工業、日化、石油等領域,市場前景廣闊。
漢中市是國家級珍稀動物朱鹮、大熊貓、金絲猴、羚羊四寶齊聚的、地球上唯一的天然棲息地。良好的生態環境及氣候、海拔、集熱、降雨量、無霜期、土壤等自然條件成就了漢中為中國最佳魔芋適生區。近年來,各縣區通過廣泛宣傳和引導、政策扶持、龍頭企業帶動,魔芋大有希望成為繼蘋果之后,陜西省第二大在全球的優勢農產品。
小魔芋蘊藏著大產業、大市場、大商機。魔芋產業關聯度高、涉及面廣、產業鏈長、發展潛力大,做大做強魔芋產業意義重大。張富全看準了這個市場前景。經廣泛調研,長期實踐,熔煉鑄實了中國錦泰世界魔芋的發展理念,制定出了未來5到10年企業的發展目標、戰略,并明晰確立了實現目標和戰略的9大建設支撐點。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產品的開發和研究。暢游商海的張富全深諳此道。目前公司擁有高素質、高水平的研發隊伍,建有新產品研發中心,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理工學院產學研基地。與西南大學及中國魔芋協會、四川航天魔芋研究所、四川廣漢魔芋研究所、安康魔芋研究所建立技術支撐合作關系、與陜西醫藥研究所合作研發魔芋保健藥品。張富全順勢而為,帶領企業一步一個臺階,穩步發展。
造福社會心系黨建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作為董事長,張富全不僅僅自己帶領員工勇往直前,而且對黨建工作常抓不懈,讓黨員干部成為公司的帶頭人,和大家一起埋頭苦干。陜西錦泰魔芋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共有員工500余人,成立黨支部3個,其中黨員51人,女黨員6名,占職工總人數的10%。近年來,在上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公司按照“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努力實現黨建與公司產業同步發展”的目標和要求,在認真落實上級黨建工作要求的基礎上,不斷加強黨建創新工作,實現了讓丘陵山區農民通過種植魔芋增收致富的愿景和“銷售過億元的國家級食品工業優秀龍頭企業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典范。企業黨支部連續兩年被縣委組織部和定軍山鎮評為優秀黨支部。2013年度被縣委組織部評為非公企業“兩新組織”先進黨支部榮譽稱號,一人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董事長張富全被評為陜西省非公黨建“優秀共產黨員”,公司成為陜西省省委組織部直聯單位。
近10年中,在企業取得長足發展的同時,張富全積極扶持企業周邊村鎮建設。他在任定軍山鎮左所村黨支部書記期間,廣聽民意,投資16萬元對左所村轄區的8平方公里進行地形測繪。接著投資40余萬元請西安有色設計院的領導赴廣州梅州考察學習,擬定出道路改造、產業發展、富民工程、水利設施建設發展集體股份工業等“十二五”至2020年左所村新農村建設發展戰略規劃。目前已完成總投資146萬元,總長3.7公里的“勉左路”道路硬化及周邊綠化工程。完成左所村測繪和規劃編制工作。積極爭取國家資金,督促建設人飲工程,讓全村人吃上了高家泉的自來水。在“十二五”至2020年左所村新農村建設發展戰略規劃期間,建設無公害蔬菜基地和批發市場,在淺山丘陵區發展5萬畝油桐基地和千畝藍莓基地的加工產業鏈,使村民人均純收入超萬元。
如果說作為村黨支部書記,張富全做的那些事情是理所當然的話,那么,地震災后重建、教育事業、公安事業、消防事業、旅游勝地建設的捐資捐物,救助貧困家庭無數人次、捐助高考錄取學生40多人、向漢中市十縣一區捐贈魔芋特色面條50噸……累計投入公益事業資金40多萬元,物品價值達1000余萬元。這樁樁件件,這點點滴滴,這深情厚誼,不正體現了張富全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嗎?
一個人的成功不僅僅是個人或者公司資產的積累,更重要的是帶來的社會效益。張富全是一個當之無愧的成功人士。他的成功在帶動了當地產業鏈、振興了周邊經濟的同時,發展了綠色產業,造福了社會。
當越來越多的人受益于魔芋這種綠色食品時,人們就會在心里默默地感激張富全,感謝他的奉獻和付出,感謝他一路播撒的愛和溫情,他的美名便會被到處傳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