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2015中國“寒地黑土·綠色綏化”優質蔬菜產銷對接會舉行,來自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以及俄羅斯、韓國的300余名客商云集綏化,57份蔬菜產業經貿合同在此簽約,銷售蔬菜及其制品69萬噸,銷售額12.66億元。
作為中國綠色蔬菜生產基地“北菜南運”核心區,綏化正努力實現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
優布局推動規模生產
綏化市地處寒地黑土核心區、北大荒生態區。萬年肥水匯流,千年物化循環,百年保護耕作,十年生態培養,使這里成為優質蔬菜生長的寶地。
目前,綏化市蔬菜生產總面積185.7萬畝,年產蔬菜522萬噸。作為中國綠色蔬菜生產基地“北菜南運”核心區,近年來,這個市瞄準百姓餐桌發展蔬菜產業,在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和全方位營銷上不斷取得新成效,成為“綠色黑龍江·中國大廚房”的一個主打品牌。
走進北林區永安鎮鑫諾瓜菜合作社萬畝蔬菜生產基地,115棟整齊劃一的蔬菜大棚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該基地核心面積2000畝,輻射面積1萬畝,主要種植青椒、甘藍、白菜、大蔥等蔬菜品種,全部使用生物有機肥、生物農藥,產品達到綠色食品標準,主要銷往北京、天津、武漢、廣州等國內大中城市,一些品種還打入了韓國、俄羅斯等國外市場。今年合作社蔬菜總產量預計達到3萬噸,產值4500萬元。
這是綏化市蔬菜規模化生產的一個縮影。為進一步優化區域布局,綏化市以科技創新為支撐,全力推進綠色有機蔬菜規模化生產,已建成蔬菜園區334個、500畝以上蔬菜基地160個,生產葉菜類、瓜菜類、茄果類、菜豆類、蔥蒜類、食用菌類等8個系列192個品種的蔬菜,其中海倫的毛蔥、黃菇娘生產基地,蘭西的大蔥、南瓜生產基地,安達的白菜、芹菜生產基地,北林的辣椒、西瓜生產基地,望奎的馬鈴薯生產基地、綏棱的食用菌生產基地等都形成了較大規模。
這個市充分發揮合作社的載體作用,引導農民建立蔬菜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443個,全部實現訂單保質生產,同時加快培育和引進推廣一批優質、高產、抗病蟲、抗逆性強的設施蔬菜新品種,讓蔬菜成為農民既增產又增收的產業項目。
創品牌助力“北菜南運”
盛夏時節,香瓜俏銷。在蘭西縣康榮鄉香瓜種植基地,來自黑河、佳木斯、長春、哈爾濱、沈陽等地的客商正在瓜田采購,一輛輛裝滿香瓜的貨車與一個個臉上寫滿豐收喜悅的瓜農,在田間相映成趣。康榮鄉地處拉哈崗地段,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適于香瓜生長。2005年,這里出產的香瓜獲得無公害標志,并以此為契機注冊了“康榮”商標,樹立品牌,很快打進了全國各地市場。
綏化市圍繞蔬菜產業深入實施品牌戰略,堅持“靠品牌擴大美譽度、靠品牌提高知名度、靠品牌增強競爭力”,通過品牌戰略帶動營銷體系建設。培育了中國馳名商標“寒地黑土”,價值高達100多億元。在這一品牌統領下,“安融”、“健民”、“景豐”、“大成福”等一個個優質蔬菜品牌迅速崛起,成為推動“北菜南運”的強大力量,開拓了南方城市中高端蔬菜市場。據統計,今年綏化蔬菜外銷量可達274萬噸。
搭平臺拓展效益空間
據綏化市商務局負責人介紹,已連續舉辦兩屆的優質蔬菜產銷對接會是綏化市建設農產品營銷體系、實現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的實際舉措,是推介綏化優質蔬菜產品的有效平臺。
據了解,為進一步拓展蔬菜產業效益空間,綏化市把發展蔬菜產業的關鍵點放在新型營銷體系建設上。在傳統展會促銷等形式之外,這個市積極發展新興業態,把蔬菜產業的增值點放在電子商務上。隨著互聯網體系的不斷完善,鼓勵和引導企業運用“互聯網+蔬菜”模式,充分利用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平臺,讓市民坐在家中就能吃到安全、放心的綠色蔬菜。規劃到2020年全市建成各種蔬菜產品經銷網店500個,年交易額35億元以上,占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5%以上。
如今,隨著交通基礎設施和物流網絡的不斷完善,綏化生產的優質蔬菜20小時之內就能擺上華中、華北、華東等地居民的餐桌。蔬菜產業釋放的強大“綠能量”,正日益成為綏化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