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設個體網店100余家,電子商務從業人員300余人,1-5月網上交易農特產品600余萬元,玉米種子、中云數據等電子商務發展平臺線上運營正常……臨澤縣電子商務蓬勃發展,農特產品銷售進入了全新的電商時代。
“新鮮紅棗70噸,請及時下單,我們會盡快發貨!”見到祁康來紅棗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洪浩時,他正在網上和廣州客商進行網上紅棗交易。“現在合作社的紅棗都實行網上銷售,不用出去跑市場,用手機隨時都可成交訂單,既節約了成本,還拓寬了銷路,網上的價格每斤還比市場價高5、6毛呢!”提起網絡銷售的好處,李洪浩不由豎起了大拇指。
2012年,李洪浩牽頭成立的合作社在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平臺上建立商鋪,利用平臺進行紅棗推廣、批發,年均線上交易紅棗1000余噸,交易額達500多萬元,占合作社紅棗總銷售量的80%。今年1-5月,合作社網上銷售紅棗400多噸,銷售額達200多萬元。“近期,合作社準備聘請2名大學生,專職做紅棗網上交易和服務,銷售量肯定會更好!”李洪浩高興地說。
在臨澤紅棗網上火熱銷售的同時,臨澤縣平川鎮陳軍西瓜專業合作社用香油種出的“陳軍”牌西瓜也可以網上訂購了。該西瓜品牌正式開通了電子商務平臺,在淘寶網臨澤館上線銷售。“西瓜在網上銷售,可以提高西瓜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拓寬銷售渠道和市場,還能節約銷售成本。看,平臺剛剛才開通幾小時,就有不少客戶咨詢了!”談起政府為“陳軍西瓜”開通的電子商務銷售平臺,合作社理事長陳軍高興地說。
不僅農特產品實行網上銷售,到丹霞景區旅游的游客也可通過攜程網、去哪兒網等網站實現線上訂餐訂房,涉及景區附近餐飲住宿業達30多家。在臨澤,發展電子商務的熱潮撲面而來、勢不可擋。
“有了這10萬元創業貸款,我的淘寶商鋪資金大難題終于解決了!”近日,從縣人社局領到10萬元大學生從事電子商務創業貸款的張曉燕高興地說。張曉燕2014年3月在淘寶網注冊了“璟琦紅棗淘寶店”,主要銷售縣內紅棗系列產品、蜂蜜、干果、沙蔥等土特產品,但由于大學畢業沒有積蓄,產品儲備、網上運營、品牌推介等基本運營費用難壞了張曉燕。今年4月,縣上出臺對進行電商創業的大學生給予最高額度10萬元的兩年貼息貸款扶持政策后,她第一時間遞交了貸款申請。
為加快電子商務的發展,該縣出臺網店小額擔保貸款貼息、扶持大學生電商創業就業、加大財稅金融扶持力度、免費培養電商專業人才、支持電商企業加快發展等扶持政策。組織開展電子商務培訓,培訓人數達500多人。實施“寬帶中國·光網臨澤”行動計劃,實現城區光網全覆蓋、農村光網村村通,建成“四融”平臺57戶。全縣發展物流企業15家,積極引進北京一畝田公司,與臨澤三分地公司強強聯合,建成集加工、銷售、倉儲物流為一體的現代果蔬物流交易中心。目前,已完成投資800萬元,正在進行冷藏設施訂購工作,全縣物流支持體系不斷完善,為電子商務快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據了解,為提高全縣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積極爭創省級電子商務示范縣,拓寬農特產品銷售渠道,切實解決農畜產品賣難及農業增產不增效的難題,今年該縣印發《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意見》,全力實施電子商務“2345”工程,積極構建電子商務運營環境加快電子商務應用進程,依托國家級玉米種子產業園區,投資5000多萬元,與北京士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旗下“阿哥匯智慧農業020綜合服務平臺”合作,建成臨澤縣玉米種子電子商務平臺,下設市場開拓、信息維護、商務合作、電子結算、物流配送和系統運維6大中心。目前,全縣已有奧瑞金種業、三北種業、秋樂種業、豐樂種業、金海種業共5家企業的17個玉米品種入駐該平臺并成功上線推廣交易。
在玉米種子電子商務平臺上線運營和完善建設的同時,該縣還投資5000萬元建設占地面積1.18萬平方米的電子商務孵化園項目,預計年底可建成投入使用。中云數據公司投資500萬元建成的大數據孵化平臺,已完成“微商·臨澤特色館”、肉蓯蓉系列產品和部分紅棗系列產品線下館建設并投入運營,“淘寶網·特色中國·臨澤館”、“京東商城·特色中國·臨澤館”、“ 1號店·特色中國·臨澤館”等線上館正在積極建設之中,同時,幫助全縣30余戶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個體商戶建設了網店,并與西域公司、祁連紅棗業6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企業產品已上線促銷。至目前,全縣開設個體網店100余家,從業人員300余人,1-5月農產品交易額達6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