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經驗的農民懂得,秋播作物強調施用磷肥,這是以作物、土壤及肥料的因果關系為依據,由磷肥本身的生物肥效、化學肥效及位置肥效所決定的。在秋播作物上優先施用磷肥,就能充分發揮磷肥的增產效果,實現科學用肥的目的。
一、秋播喜磷作物多
如豆科中的作物中有蠶豆、豌豆等,十字花科中的油菜、蘿卜菜等,對磷肥反應敏感,需要量大。在秋播時增施磷肥,能夠在需磷的臨界期苗期滿足對磷素的需求,對促進其早熟、優質和高產的關系十分密切,特別是在一引起缺磷成為增產制約因子的土壤中施用,產量可以大幅提高。據農技部門試驗,在缺磷土壤中施用磷肥,油菜平均增產44.5公斤,比對照增產23.1公斤;綠肥豆科作物增產率達50%以上。喜磷作物的根系發達,吸磷能力強,對當季施下的磷肥利用率較其他作物一般提高10%左右。所以,對喜磷作物強調施用磷肥,以便充分發揮磷肥的生物肥效,促進作物生長。
二、秋播作物多是旱作物
在旱作條件下,磷的有效性低,進入冬季后,土壤中微生物活動能力弱,磷容量小、速率慢、強度低。而且在旱作條件下,土壤水分張力大,磷酸鹽類的質流和擴散力降低,磷素的位移性小,有效性要比在有水條件下的水稻對磷素的吸收能力低2-3倍。加之一些旱作物如麥類作物本來就屬于對磷反應較差的作物,而大、小麥在返青期、分蘗期需磷又較多。因此,麥類作物播種期強調施磷,以滿足臨界期對磷素的需求。在旱作秋播時施用磷肥,對作物促根、增蘗、壯苗,具有顯著的作用。這是由磷肥的位置肥效所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