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北京順義區:守望麥田的時尚女人

   日期:2015-06-0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001    評論:0    

她是一個愛美的時尚女人,更像一道亮麗的風景,給單調的京郊麥田增加了青春色彩。她就是全國種糧大戶——薛新穎。


  孝順


  放棄進軍營


  高挑的身材、順直的短發、淡淡的彩妝、蕾絲的長裙……初見36歲的薛新穎,你很難把她和農田聯系起來。可就是這樣一個充滿時尚氣息的女人,在6年前,毅然關閉了自己3個建材門店,回村幫父母種田。


  薛新穎出生在順義區北小營鎮西府村,從小就在父親的光環下長大。新穎的父親名叫薛海昌,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搞運輸,成了當時全公社第一個萬元戶,多次作為致富典型,登臺為大伙兒介紹經驗。因為父母的打拼,新穎小時候家境殷實,可她卻從不亂花錢,在她看來,父母搞運輸,沒白天沒黑夜地工作,家里的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直到1999年, 因為承包了村里250畝農地,這個家庭的生活軌跡發生了改變。


  這250畝地并不是普通的農田,而是一塊沒人愿意要的撂荒地,上一任承包人就在這塊地上賠了個底兒朝天。老薛接手時,地里到處是荒草,連水電都不通。當時種地不掙錢,小麥一公斤賣8毛多。玉米價格更低,只能賣7毛多。農村沒什么人愿意在家務農,都擠破了頭往城里扎。而村里的能人薛海昌卻從外面回來包地務農,大伙兒都覺得,這大老薛有倆錢不知道咋造好了,一準兒賠死算。就連家里人也因此產生了分歧,妻子和兒子都站在了反對方,只有女兒薛新穎沒吱聲。


  為了侍弄這塊農田,老薛投入了大量資金,每天都扎在田里,很快整個人就從85公斤瘦到了60公斤。可是,老薛的付出并沒換回應有的收入,連年賠錢,親朋好友都不敢借錢給他。當時,高中畢業的新穎通過努力被選中參加特警,通知書送到家里時,她卻猶豫了。穿軍裝是她從小的夢想,可看到家里急轉直下的狀況,她覺得自己不能離開,留在家里,在父親需要的時候能搭把手,至少,還能說幾句小女兒的體己話,又或者能幫父親去挪借些要緊錢。


  精明


  算出糊涂賬


  放棄當兵夢的薛新穎,在順義干起了建材銷售生意。第一家門店開在順義益麒麟建材城,由于小薛為人實在,誠信經營,店里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好的時候一年能掙二三十萬元。隨后,她又把門店開到了懷柔和密云,并建起建材加工廠。


  一邊做著生意,小薛一邊捧起了書本,參加了成人教育,念了大專,又續了本科。在朋友和店員的眼中,小薛就是一名標準的女漢子。白天忙著店里的生意,晚上回家照顧不滿周歲的女兒,等女兒入睡后,她再起床復習功課,回回考試都是班里的前幾名。同時,她也是個精明的女老板,店鋪發展、規劃,建材成本、利潤都算得清清楚楚,市場行情分析得頭頭是道。


  可就是這樣一個精明的女人,卻作出了讓大伙兒瞠目結舌的糊涂選擇——結束生意,回村幫父母種田。
 

  說起當時的選擇,薛新穎一點也不后悔。她還清楚地記得,6年前促使她作出這個決定的情景。“那天晚上,我和朋友聚會結束后回到父母家,已經晚上8點多,他們老兩口才剛從地里回來,晚飯還沒吃,匆匆啃了幾口涼饅頭,就又要起身去地里干活兒,一干就到了后半夜。”看著父親有些佝僂的背影,想著他們已經60多歲,還這么辛苦,小薛心里絞著疼。她也想過勸父母放棄種地,在家享清福,可這樣的話她沒能說出口,她十分清楚父親的性格,父親這是憋著一口氣,要干出點名堂,證明種地也是有出路的。“當時的想法挺簡單,就是想幫父親完成心愿,我還年輕,以后有的是賺錢的機會,不能等自己把錢賺回來了,父母已經累垮了。”正因如此,小薛明知道父親這些地不掙錢,還是放棄了自己的生意,并且把幾年來自己做生意的積蓄全都投了進來。“朋友當時都在勸我,都覺得我犯糊涂,明知道是個火坑還要往里跳。”小薛笑了笑說,“我知道朋友們都是好意,可我對自己的選擇,不后悔。”


  執著


  農田里追夢


  從一個時尚的女人,變成操持笨重農具的農民,其中的溝溝坎坎外人并不清楚,可小薛的父母都看在眼里。整天在陽光下暴曬,原本白白嫩嫩的小薛曬得黑黢黢,一個麥秋下來,瘦了5公斤。趕上農忙時候,小薛接送孩子都顧不上,剛讀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只能帶著鑰匙,自己回家。有一回下雨,小薛正在地里搶收麥子,接到女兒打來的電話,哭著叫媽媽。原來年幼的女兒一個人在家,被轟隆隆的雷聲嚇哭了。每當說起這些,小薛的母親馬振伶都眼淚汪汪的。


  不過,好在小薛的愛人對她十分支持,為了給她幫忙,還利用業余時間考取了拖拉機駕駛證,忙完自己的工作,就會趕來給她搭把手。一家人對農田的執著付出,逐漸有了回報。這讓薛新穎有了新的想法,“現在國家對農業的支持力度這么大,我覺得做農業也是大有作為的。”干了幾年農業后,小薛對農田也有了依戀,特別是隨著對這個行業逐漸了解,小薛心中勾勒出了新的農業發展藍圖。“做農業一定不能悶頭傻干,得依靠科技。”


  她主動聯系市區農機推廣部門,學習新技術,引進新品種,參加各種農業培訓。在她家的農田里,開辟出了種子公司的繁種基地、市農技推廣站的節水試驗田,小麥水肥一體化灌溉、二次施肥、測土配方施肥等一批新技術得到了應用。很快,小薛就感受到了農業科技帶來的好處。今年初,市農業局農業技術推廣站把水肥一體化設備安裝在了小薛家的麥田里,實現了麥田水肥一體化管理。半個小時左右就能噴灌7畝麥地。過去人工撒施肥料,7畝地1個人得忙1天。現在只要在地邊或水井房將肥料溶解、打開注肥泵開關即可完成施肥,真正實現了麥田施肥機械化。像這樣的一項項農業科技的運用,把薛新穎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


  如今,小薛家的農田面積已經發展到了1500畝,年收入達四五十萬元,去年她還被評為全國種糧大戶。她不僅確保農田投入品安全綠色,做好良心農業,還打算發展精品休閑農業,建網站、增加種植品種,讓更多人來體驗、了解農業,支持、愛上農業。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