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能不知道,那可是我們的寶貝疙瘩!”在淮濱防胡鎮,你如果問你起“黑牡丹”,老百姓會笑嘻嘻的說。“黑牡丹”不是人的外號,也不是花卉,而是當地百姓致富的法寶——豫南黑豬。
說起“黑牡丹”豫南黑豬,不得不提一個人,防胡鎮路沿村大學生村官鄭建。
鄭建家住防胡鎮路沿村,1987年大學畢業后,放棄了鎮上穩定的機關工作,回家做起了赤腳獸醫。在他看來,學以致用,服務鄉親才是自己最想要的事業。他一邊種田,一邊走村串戶為鄉親們醫治牲畜,傳授養殖技術,成為遠近有名的獸醫。
2009年,鄭建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當上了路沿村村委會助理。
在多年行醫中,鄭建發現在偏僻的家鄉,還存在土生的黑豬,非??少F。于是就萌生了養殖本地生態黑豬的念頭。
不久,他不顧家人反對,自籌資金50萬元,流轉土地100畝,其中80畝種植牧草作為綠色飼料種植基地。同時,在全鎮高價收購土黑豬50多頭,命名為“長興生態土黑豬”,開始了他生態化養豬之路。在鄭建的精心飼養下,黑豬生產繁殖良好,但不出家人和鄉親所料,市場銷售讓他一度頭疼。
2010年,困惑、迷茫的鄭建在中西部養豬展銷會上,結識了聞名全國的蒼蠅王---靳任任,并加入了她創辦的全國首家社區支持農場的“新人民公社”,利用社區支持農場的方式,打開了銷售市場,吸引了一大批高端消費群體,豬肉供不應求,迎來了鄭建生態養殖土黑豬的春天。豫南黑豬也因吃五谷雜糧,肉質口感好、營養價值高、生態安全、經濟附加值高,被當地人戲稱為豬中“黑牡丹”。
為帶領更多鄉親致富,產生規模效益,2010年12月,在鄭建組織動員下,路沿村注冊成立了“防胡鎮長興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注冊資金200萬元,吸納了本村及附近社員30余戶。合作社對社員實行統一提供種豬、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銷售、統一防疫等多種服務。并注冊了“土老黑”牌生態黑豬商標。
如今,鄭建的合作社已發展養殖戶100多家,在鄭州、淮濱、新鄭等地設立了土老黑“黑牡丹”豬肉專賣店和銷售網點,商品豬銷往鄭州、武漢、山東、信陽等地,年養黑豬年出欄5000余頭,社員年收入不低于3萬元,人均年收入不低于1萬元,年創利潤300多萬。
鄭建創造了“黑牡丹”,“黑牡丹”也成就了鄭建。除了獲得經濟效益外,鄭建先后受到省、市、縣各級表彰嘉獎。2013年1月,在河南省青年農村專業合作社大展評比中,鄭建組織成立的“長興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獲得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