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溫酷暑、熱浪滾滾,室外已達38℃。為了及時采集鱖魚暴發性出血病病原,確診病害,采取相應對癥措施,7月22日,江都區科技入戶專家組再次偕同上海市水產研究所張崇文博士來到江都區淥洋湖村,在趙大喜養殖的鱖魚塘口采集病樣。趙大喜今年養殖了6畝鱖魚池,共放養了11000尾大規格鱖種,目前規格已達150克左右。7月7日開始發現有少數鱖魚死亡,7月15日死亡數量突然增加,最高一天死亡鱖魚達1000多尾,經該鎮指導員初步診斷可能是鱖魚暴發性出血病。該病病原是虹彩病毒,在天氣、水溫、水質達到致病條件時呈暴發性發病死亡,死亡率極高,目前尚無徹底有效治療方法。上周二,張崇文在其附近采集的鱖魚樣品,回去經PCR檢測,已確診為虹彩病毒,及時打電話反饋至江都,并與江都專家組商討了相關措施,對發病鱖魚塘口進行了對癥防控指導。今天,張博士再次來江都采集鱖魚病樣,經觀察、檢查:鱖魚鰓失血,呈白鰓,無爛鰓癥狀,有車輪蟲、斜管蟲寄生,腹內脾腫大、腎壞死,當場診斷仍是鱖魚暴發性出血病。建議不要急于用殺蟲劑、消毒劑,減少藥物刺激,避免造成更多死亡。由于水質亞硝酸鹽偏高,宜采用生物亞硝酸鹽降解劑,水質改良劑改善水質,及時增氧,將病魚撈清、深埋,以免造成二次污染或傳染到其它鱖魚池塘。今后,江都專家組和上海專家將積極研究生態防控和免疫預防方法,力爭盡快將該鱖魚頑癥控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