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鳳臺縣尚塘鄉安圩村,參觀村里的食用菌種植基地。在基地的分揀大棚里,幾位村民正在修剪剛采摘的雙孢菇,按照大小,分別裝進不同的筐里。
“要檢查菌褶處有沒有‘開傘’。體型大了或者氣溫過高,雙孢菇容易‘開傘’。這樣品相不好,售價就低一點。”安徽中祝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魯中祝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菌蓋直徑5厘米左右的雙孢菇市場價格3元左右,而直徑三四厘米的可以賣到4元左右。
2014年,鳳臺縣李沖回族鄉農民魯中祝,在安圩村流轉了50畝土地興建食用菌種植基地。安圩村充足的秸稈資源,非常適合食用菌培育。記者看到,該基地的食用菌種植不僅實現了規模化,而且實現了科學化管理。在菇棚里,雙孢菇都是種植在立體棚架上的,肥料大多為就地取材的秸稈。“雙孢菇對溫度和濕度要求較高,我們有專門的工作人員管理菇棚,按照季節隨時進行調整,以利于菌類生長。”魯中祝告訴記者,目前基地種植的雙孢菇都是“中祝”公司自己研發的“中祝一號”品種,并擁有培養基的配方專利。同時基地在淮南市率先實現食用菌立體化種植,大大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和產品產量。
據介紹,該基地種植的雙孢菇,目前已銷到合肥、南京、揚州等城市,首批雙孢菇就實現銷售收入100萬元。
發展食用菌種植,不僅消化了秸稈,還為當地農民提供了增收渠道。據了解,在基地里工作的安圩村村民有30余人,不僅有老人、婦女,還有不少年輕人。他們除了按日拿工資外,農忙時還可以照顧自家農活。
“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讓他們學好技術后可以自己種植食用菌,在家門口就可以賺錢。”魯中祝透露,公司下一步將加大科研投入,繼續研發適合皖北地區生產的高產優質食用菌品種。同時擴大種植規模,多建一些種植基地,帶動更多的村民做大食用菌產業,帶領更多的村民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