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回升,螃蟹進入快速生長期,現在已經完成第二次褪殼,要時刻注意水體環境的變化。”日前,洪澤縣岔河鎮螃蟹養殖大戶張學飛一邊在塘口仔細察看螃蟹生長情況,一邊告訴記者。
養殖——園區化、規模化
近年來,洪澤立足“水”資源優勢,加強科技引領,加強現代漁業產業園區建設,加快項目的布點和實施。累計投入1.5億元,對園區的道路、池塘、圍網等設施進行改造、改建和新建,園區養殖生產條件得到了極大提高,園區環境面貌得到了明顯改善,已建成國家級水產良種場1個,省級現代漁業園區1個,大閘蟹出口備案基地1個,500畝以上規模養殖園區24個。園區養殖面積占水產養殖總面積的60%以上。
岔河鎮唐麗夫婦承包的張橋漁場共500畝,主要從事鮰魚、青魚、鯽魚等養殖和黃顙魚等特種魚的魚苗培育與養殖。“在政府及有關部門幫助下, 2013年我們拿到了260萬元中長期貸款,長期生產資金短缺的問題解決了,我們的效益也就更有保障了。2014年,我們的漁場獲得“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江蘇省水產良種繁育場”等稱號,純收入200多萬元。” 唐麗高興地告訴記者。
目前,該縣水產養殖面積穩定在10.5萬畝,以優質大蟹養殖為主,去年水產品總產量5.7萬噸,漁業總產值10.7億元。
生產——生態化、品牌化
洪澤是省海洋與漁業局確定的首批無公害水產品產地整體認定縣,目前已建成25個無公害水產品養殖基地,49個品牌水產品通過無公害水產品認定。養殖戶普遍接受了生態養殖的觀念,養殖生態蟹便是成功的范例。
“現在塘口清理消毒、種植水草、投味螺絲、小雜魚、玉米等精飼料,這樣養出來的螃蟹和湖里養的螃蟹品質沒什么差別。過去一畝放養幾百上千只,
現在只有三四百只,多數是二兩五以上的大蟹,產量下來了,價格上去了,收入不降反升。”有“洪澤湖養蟹第一人”稱號的董繼友向記者介紹。
由過去大養蟹向養大蟹、養生態蟹的轉變,讓“洪澤湖大閘蟹”品牌更加響亮。“洪澤湖大閘蟹”先后榮獲“中國十大名蟹”、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成功占據大閘蟹品牌建設的最高端。“洪澤湖大閘蟹”品牌在中國農產品區域品牌價值評估近20億元。
銷售——組織化、網絡化
隨著養殖市場的健康發展,該縣水產品銷售體系也不斷健全。2007年建成的洪澤湖水產批發市場占地160畝,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早已一鋪難求,入駐商戶150多戶,年交易額超過20億元。
近年來,該縣緊跟時代發展,陸續建立了“商超對接”和電子商務流通新模式,洪澤湖大閘蟹通過“商超對接”平臺直供全國100個大中城市的大超市。聯合全國影響力最大的網絡銷售平臺淘寶網,創辦了全市第一家農副產品電子商務合作社,2008年洪澤水產品就開始“網”行天下,走向全國,2014年洪澤湖大閘蟹成功出口香港。
目前,該縣已登記的漁業經濟合作社達75個,各類協會8個。這些專業經濟合作組織拓寬了銷售渠道,帶動了漁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