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連云港灌南縣積極實施水產科技入戶工程,構建了科技成果快速轉化應用通道,有效推動了全縣水產養殖業的快速發展。
連日來,灌南縣水產指導站技術人員來到新安鎮尹湖村,為該村的幾名水產養殖戶送去養殖技術,引導養殖戶合理布局水產放養密度,改善水質,提高水產免疫力和抗病力。這是我縣實施水產科技入戶工程的一個縮影。
為推動水產養殖業的科學發展,促進科技成果快速轉化應用,近年來,灌南縣積極實施水產科技入戶工程,由5名水產專家和19名漁業技術指導員組成項目實施小組,每位成員負責20個左右的示范戶,負責對其進行技術指導與服務,每年入戶時間在80天以上。
灌南縣水產指導站站長張敏說:“因為灌南的水面大概有五萬畝,所以我們通過科技入戶的項目,鼓勵這個養殖戶或者示范戶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選擇合適的養殖品種、養殖模式,來擴大灌南縣的水產養殖。”
據了解,灌南縣確定鱖魚、泥鰍、南美白對蝦、螃蟹等特種水產品及常規魚類為水產主導品種,同時通過培育典型、示范引導,著力推廣魚種高產養殖、精養魚池混養套放及生態養殖等技術。目前,灌南縣共有水產養殖面積5萬畝,培育水產養殖示范戶350個,水產養殖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入戶率、到位率均達到95%以上。在水產科技入戶示范工程的推動下,全縣水產養殖業得到了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