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草如茵,碧波蕩漾。近日,大冶市東風農場楊家洲漁場黨支部書記曹志強忙著在自家蟹池邊整理一套新式增氧器。
“氣溫一升高,這玩藝可就派上大用場了。”曹志強一臉喜色,他的漁場采用新式納米增氧技術,可以均勻提高池水含氧量,并極大改善水質。
長期以來,楊家洲人以養殖鰱、鳙等四大魚,在1600多畝水面“撈生活”。近些年,家魚行情連年下跌,漁民收入日漸減少。窮則變,變則通。去年,曹志強帶頭第一個“吃螃蟹”,轉型引進名優特水產中華絨毛蟹,開始了綠色生態養殖。
在東風農場,像曹志強這樣搞新型養殖的漁民不在少數。該場僅扁擔塘養殖基地螃蟹養殖就達5000余畝。
為了提高漁民養殖技術,保證產品質量,東風農場在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與服務、品牌形象培育與打造、市場風險抵御能力建設等方面下足了功夫。同時,該場在魚兒繁殖季節,就請來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專家,深入湖區為漁民授課,指導漁民科學生態養殖。在此基礎上,該場還不定期地組織漁民,赴水產養殖發達地區現場考察學習。
據東風農場干部朱學斌介紹,2014年,按國際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該場還投入近10萬元,引進建立了“黃金湖牌”中華絨毛蟹質量追溯系統,從蟹苗引進、餌料投喂、水質監管及螃蟹捕撈銷售都進行全程記錄,“黃金湖牌”安全品質得到空前提升。
目前,東風農場圍繞“水”和“魚”大做文章,優化漁業經濟發展模式,形成了傳統漁業和現代漁業相結合的發展格局中,建成了6900畝標準化生態養殖基地,被評為“全國休閑漁業示范基地”和“國家級鳡魚原良種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