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甸滿族自治縣位于遼寧省東部的鴨綠江畔,與朝鮮隔鴨綠江相望,邊境線長216.5公里。疆域面積6193.7平方公里,全縣總人口4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3萬人。寬甸地域廣闊,自然地貌為“九山半水半分田”,突出特點是山多地少,森林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全縣有林地面積741萬畝,森林覆蓋率為78%,活立木蓄積量為2445萬立方米,是遼寧省森林面積最大、天然林資源最多的縣。寬甸屬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優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為寬甸林蛙產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把林蛙養殖業作為林業的一項大產業來抓,到2010年底全縣已開發利用林蛙棲息林地達525萬畝,占有林地面積70.8%,涵蓋了全縣所有鄉鎮所有行政村。2010年,林蛙產業實現產值5.3億元,占全縣農業總產值的17.5%,占全縣林地經濟總產值的30%;林蛙產業農民人均收入1558,8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0.7%。林蛙養殖業已成為寬甸一大支柱產業。
一、政府全力推動
東北林蛙堪稱四大山珍之一,屬集藥、食用價值為一體的純天然綠色滋補佳品,2010年林蛙油市場價格每公斤6000元仍供不應求。林蛙以森林害蟲為食,以林養蛙,以蛙育林,可保持生態良性循環持續發展。1999年,隨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全面鋪開,寬甸縣政府把林蛙養殖列為全縣重點開發八大支柱產業之一及林改配套重要措施來抓,成立了林蛙開發辦公室,任命林業局一名副局長為開發辦主任,專職負責全縣林蛙產業發展工作。縣政府投入10萬元,組織110多人,進行為期200多天的普查工作。對全縣各鄉鎮的林蛙棲息地進行普查。以原居民組為單位,按原溝岔命名,承包戶冠名所承包的蛙場;以流域面積劃界勘查,以林地面積、林相、水源、溝長等12項因子進行全面普查,統一造冊建立檔案,徹底摸清和掌握了全縣林蛙棲息林地概況。同時,縣政府放寬政策鼓勵發展林蛙產業,對養殖戶實行特產稅全部減免,出臺了林蛙養殖的扶持補貼政策。寬甸林蛙養殖產業逐漸走到全國前列。截止2010年底統計,全縣共封溝養蛙2100條,全縣共有林蛙養殖專業戶3700多戶,從事林蛙養殖、加工、銷售人員達3萬多人。
二、合作組織牽動
隨著林蛙養殖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政府部門的行政領導已遠遠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養殖戶要技術、要服務、要管理、要信息,政府部門已顯得力不從心。寬甸縣積極尋求發展林蛙產業的制度創新、機制創新、科技創新和思想觀念創新,因勢利導,幫助、指導全縣成立了2個林蛙養殖專業協會、12個林蛙養殖專業合作社等農民經濟合作組織,解決了養殖戶急需的技術服務、經營管理、提供生產資料、發布市場信息等一系列難題。
寬甸滿族自治縣林蛙產業協會于2007年成立,現有養蛙戶會員 132人 、有蛙場129 處,不同類型實驗基地3處,下屬1個林蛙專業合作社。協會在實踐中總結編寫《東北林蛙半人工養殖滿負荷放養法》,改變了傳統放養模式,方法簡便易行、可操作性強、效果明顯,得到廣大蛙農認可,2009年被科技部選中作為國家“十二五”期間《國家星火計劃培訓叢書》在全國推廣。協會為了在全縣推廣林蛙半人工滿負荷放養技術,先后組織舉辦縣級技術培訓班11次,鄉鎮級培訓班20次,共培訓人員達4500多人次;舉辦現場觀摩會7次,參加人員750多人次;先后發放《滿負荷放養法》圖書 3000多本,技術光盤 2500盤,養殖要點資料 5000多份;扶持科技示范戶無償投放實驗餌料、塑料管、薄膜、遮陽網和蛙藥等物資,折款30多萬元;培訓人員含蓋本溪、鳳城、桓仁等縣部分蛙農。協會根據長白山腹地林蛙下山早于寬甸20天的規律,通過多渠道及時準確掌握主產區產量和行情,參照預測推算寬甸產量和價格,多次避免了蛙販子開行壓價,為蛙農增加收入近千萬元。2009年秋,由于協會預測準確及時,為會員一次推銷1500斤蛙油,減少損失100多萬元.
三、龍頭企業帶動
在林蛙養殖產業初具規模后,寬甸縣就注重了龍頭企業培育,注重了林蛙產品深加工的研發,注重了林蛙附加值的提高,注重了龍頭企業對林蛙養殖產業的帶動作用。寬甸北方山奇生物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即食林蛙油”暢銷全國;寬甸奇峰蛙業專業合作社生產的“森溪牌”精品林蛙油,從鮮活蛙類等到成品包裝,共經10多道工序,采取特殊工藝(專利),真空封口,包裝精致,在常溫下保鮮期可達1年以上,是目前市場上蛙油含水率最低、保鮮期最長、科技含量最高的暢銷林蛙油品牌;灌水楊鑫土特產公司、寬甸紹成參業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業生產的干品林蛙油、林蛙油軟膠囊等產品,也倍受消費者青睞,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好評。目前,寬甸有多家林業龍頭企業正在開發新的林蛙油產品,其中寬甸光太藥材有限公司將于今年下半年與日本星火株式會社合資組建“太和星中日合資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出口林蛙油系列產品、林蛙卵和林蛙營養食品等。通過龍頭企業帶動,使寬甸林蛙養殖業走向了林養結合、種養結合的科學發展道路。
四、打造知名品牌
寬甸林蛙雖具特色,但知名度不高,全國業內人士了解不夠。2011年5月,經寬甸縣委、縣政府積極爭取,由寬甸滿族自治縣林業產業協會和寬甸滿族自治縣林蛙專業協會協辦的“2011年全國蛙類專業委員會年會暨第五屆蛙業論壇”在寬甸舉行,全國知名蛙類專家、學者和相關領導近百人參加了會議。通過養殖現場觀摩和學術交流,會議認為:寬甸林蛙是東北林蛙分布最南端的縣,是全國林蛙養殖戶最多的縣,得天獨厚的林業資源和氣候條件造就了寬甸林蛙的地域特性和典型性。寬甸林蛙生長期最長,個頭最大,產量最高,蛙油品質最好,優越于吉林、黑龍江等地。所以每年只有寬甸林蛙油進入廣州市場才能開行,而且每斤價格要高于其他地區100元以上。這次會議也是全國性蛙業會議首次在遼寧省召開,體現出了寬甸林蛙產業在遼寧省的重要地位,也體現出了寬甸人民搞好林蛙產業的實力和信心。寬甸養殖林蛙的自然條件和獨特的養殖技術得到了全國業內人士的高度評價和廣泛肯定。寬甸將借此東風,大力推介寬甸林蛙,打造寬甸林蛙品牌,讓寬甸林蛙成為全國知名品牌,沖出亞洲,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