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江蘇揚州高郵:由水產大市向水產強市跨越

   日期:2015-03-3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80    評論:0    

  全市現有省級水產龍頭企業4家,揚州市級水產龍頭企業10家,省級水產出口示范基地1家,建成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9家;

  院士工作站不約而同青睞高郵,先后有2家“農字號”院士工作站落戶我市水產企業;

  全省最大的鱖魚、赤眼鱒、黃顙魚繁殖基地均在高郵,去年,鱖魚、赤眼鱒、黃顙魚繁殖基地出苗量分別為4000萬尾、300億尾和2億尾……

  高郵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全市共有水產養殖面積46萬多畝,其中羅氏沼蝦養殖面積13.33萬畝,發展水產業的條件得天獨厚。

  憑借著良好的資源優勢,近年來,高郵市漁業快速發展,全市放養水面、水產品產量、漁業產值均居全省前列。然而,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漁業資源衰退、環境惡化、裝備落后等問題也日益凸顯,這些癥結制約了漁業的進一步發展。如何在漁業生產中體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提升漁業素質、效益和競爭力,成了我市亟待解決的頭等大事。

  痛定思痛。為了破解上述困局,高郵市因地制宜、因勢利導,不斷優化漁業養殖結構,提升漁業發展層次,做大漁業經濟總量。

  基礎設施建設是現代漁業提質升級的關鍵。近年來,高郵市加大漁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僅去年,全市新增高效設施漁業面積2.06萬畝。同時,我市水產企業注重與高校和科研院所聯手,先后有2家“農字號”院士工作站落戶郵城,這對推動高郵市特種水產業的發展、促進現代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漁業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了提高養殖戶科技應用能力,增加養殖生產的科技含量,引導農戶養殖特種水產,自2007年以來,高郵市農委一直將漁業科技入戶作為一項重要工作長期堅持。去年,高郵市共遴選24名專業指導員和450戶示范戶,其中羅氏沼蝦示范戶380戶,常規魚示范戶70戶,示范面積達1.795萬畝,輻射全市所有的水產養殖重點鄉鎮。項目組建立了“縣級專家組→24名技術指導員→450戶示范戶→6950戶輻射戶”的服務網絡,實現了為農服務面對面。380戶羅氏沼蝦科技示范戶,示范面積14411畝,畝平均291.9公斤,超出周邊的輻射漁農戶11.4公斤,產量增長率為4.0%;畝平均純效益3836.1元,高出周邊輻射漁農戶1099元,平均增效40.1%。全市380戶羅氏沼蝦養殖示范戶,累計帶動輻射戶5580戶,輻射面積101400畝。

  為了讓漁業插上“高科技的翅膀”,2013年,高郵市申報了三垛鎮少游村精品園項目。目前,項目正在積極進行之中,水質在線監測系統工程已經基本結束,整個項目建成后,將對園區乃至全市的羅氏沼蝦生產提供養殖水環境的綜合數據,為指導全市羅氏沼蝦生產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

  現代水產品的市場競爭就是品牌競爭。高郵市在不斷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大力推行無公害健康養殖、加快漁業標準的推廣、應用和普及,保證水產品質量的基礎上,先后組織農業企業參加省市農洽會、農展會等活動,“戚伍”“龍虬莊”“文游”等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去年新增無公害生產基地6個,新增面積8348畝,產量2745噸,新申報無公害水產品14個。通過品牌建設,我市的水產品市場競爭力已明顯增強。

  辛勤耕耘,終有收獲。目前,高郵市特水養殖面積已達39.7萬畝,去年實現漁業經濟總產值82億元,農民人均來自漁業的收入超3000元,漁業成為我市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富民產業。

  “高郵湖啊清悠悠,魚米之鄉織錦繡。麻鴨戲春水,蘆葦搖輕舟。隋堤柳岸多少歌謠,唱不盡生活的富有,生活的富有……”這首《高郵之歌》唱出了高郵的秀美,也唱出了高郵農民生活的富有。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