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yǎng)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大學生回鄉(xiāng)變身“農場主”

   日期:2015-03-2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8    評論:0    
  昨日,在邛崍市牟禮鎮(zhèn)兩河村,身穿一件軍綠色棉衣,鞋子、褲腳和手掌上都沾滿泥土的“農場主”李文龍正指揮工人打包、轉運剛收獲的蘿卜。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李文龍是一名大學生,而且回家種田已經有好幾個年頭,如今他已成為兩河村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
 
  回家 種地收獲“第一桶金”
 
  “當年冬季下霜的時候,我就是在這片土地上赤腳下田開挖排水溝,徒手搭建大棚。”站在田埂上,回想起當初的選擇,今年27歲的李文龍很有感慨。
 
  “我從小就喜歡在田間地頭轉,一直希望能從事農業(yè)工作。”2009年從食品生物技術專業(yè)畢業(yè)后,迫于家里壓力不得不在外蹉跎近兩年光陰。2012年底,他下定決心——“回家種地”。回到家的李文龍并沒有放手大干,而是先接受了父親的“考驗”。
 
  “我覺得他只是頭腦發(fā)熱,所以想阻止他。”李文龍的父親告訴記者,好不容易供出來的大學生又跑到田里種菜,怎么也接受不了。為了讓李文龍知難而退,他要求李文龍獨自完成排水溝和大棚的搭建。誰知李文龍二話不說,卷起褲腿,冒著嚴寒,在寒風凜凜的冬天挖起了排水溝,搭上了大棚,而這一切也讓父親看到了他的決心,同意讓他在家務農。
 
  為了做好這份來之不易的“事業(yè)”,李文龍一邊向父親和村民請教,一邊卷起褲腿走進田地種起了四季豆。“種四季豆不怕虧本,即使市場價不高,也能賣給做泡菜的廠家,薄利多銷嘛。”經過仔細調查,李文龍將家里的5畝地全種上了四季豆。一年的起早貪黑,一年的辛勤付出,李文龍收獲了“第一桶金”,5畝地的四季豆,第一年就掙了七萬多塊錢。
 
  “借地” 開辦家庭農場
 
  養(yǎng)一只羊是養(yǎng),養(yǎng)一群羊也是養(yǎng),眼看著“此路可行”,李文龍萌生了更大的想法:擴大種植規(guī)模。
 
  “正好,政府鼓勵支持土地向專業(yè)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于是,他打起了同村土地的“主意”。在認真調查了周圍土地使用情況后,李文龍發(fā)現大多數田地都是“懶種”,除了稻谷外鮮少有種植別的作物。“村里的青壯勞力幾乎都外出打工了,在家里的幾乎都是老人兒童,大家都懶得去種時令蔬果。”于是李文龍拿出積蓄,開始了他的家庭農場之路。
 
  三年里,李文龍的家庭農場從最初的30畝到現在的100余畝,作物也從四季豆變成了冬瓜、蘿卜、茄子等多種蔬菜。一步一個腳印,現在李文龍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農場主”。
 
  未來 創(chuàng)品牌拓寬增收路
 
  對于未來,李文龍有著自己的規(guī)劃。“下一步,我打算注冊成立自己的農副產品公司,往市場化、品牌化的方向走,打響‘兩河村’的品牌,帶動更多的人增收致富。”李文龍告訴記者,現在有很多村民都在他的家庭農場做工。“他們有的將土地流轉給我然后自己外出打工,或者就干脆在我的農場里干活,左右都是拿兩份工資。”對于能幫到村民,李文龍感到非常自豪。
 
  看到李文龍獲得成功,有的村民也學起了他的模式,開始搞起了家庭農場。對此,李文龍笑著說:“我很樂意把自己學到的知識以及積累起來的經驗,傳授給周邊村戶的鄉(xiāng)親們,帶動大伙一起富起來!”
 
  兩河村村支部書記梁舒告訴記者,現在兩河村大部分村民都在從事家庭農場,僅這一年,人均年收入就增加了1000余元。“相信隨著土地流轉規(guī)模的擴大,大家的增收致富路會越走越寬!”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