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孝義市振興街道辦南辛安村康菇合作社,一排排整齊的雙面日光溫室大棚映入眼簾,工人師傅們正在忙著修整大棚,為下個月的種植做準備。
“我們街道辦一年的蘑菇產值能達到100多萬斤,大約能占到孝義市70%的份額,現在村里像我這樣規模的大棚有8個,而且還在增加,還有很多村民都在做蘑菇的相關產業。”今年60多歲的劉建康是合作社負責人,種植蘑菇已經有十多年了,現在共有大棚17個,年產蘑菇10萬斤,年利潤達10萬元左右。目前合作社共有員工20名,平均每人每年也有3萬元的收入。
“以前我們都是小打小鬧,經過十多年的打拼,現在南辛安村的蘑菇名氣大了,很多人都認可我們村產的蘑菇。”說起蘑菇產業的壯大,劉建康滿是自豪。
南辛安村的蘑菇種植始于1992年,經過22年的不斷學習和交流,現已成長壯大,漸成規模。蘑菇產業不僅興旺了南辛安村人的生活,而且隨著技術的傳播,該市梧桐鎮、高陽鎮等地的農民也逐漸開始了蘑菇的種植,成為拓寬農民增收致富的又一主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