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完芥菜種豆角,一年下來,1畝地的產值有1萬多元呢!”3月16日,在岳陽君山區(qū)錢糧湖鎮(zhèn)天星洲村,村民唐中富邊埋頭在菜地邊的菜窖里擺放著曬好了的芥菜,邊不時抬頭跟記者算起了他的收入賬。
唐中富今年6畝地都種了芥菜,每畝產量8000斤,6畝地就是48000斤。按目前腌漬好的泡菜每袋100斤45元計算,每畝田的產值就是3600元左右,6畝田就是21600元。再加上芥菜腌漬之后種豆角,豆角每畝產量可達6000斤,腌漬之后每袋100斤140元計算可得50400元。一年下來,6畝地的產值可達到7萬多元。在天星洲村,收割芥菜、腌漬芥菜的忙碌身影隨處可見,芥菜和豆角種植、加工、銷售帶來的可觀效益,已讓這個村成了名符其實的經濟強村。
收入的增長不僅得益于產量的提升,更要有經濟的頭腦。在以前,天星洲村的蔬菜種植都是粗放型的,芥菜和豆角的畝產還達不到5000斤,到了收購的季節(jié),只能聽任市場價格,有時還會出現增產不增收的現象。2012年村里成立了君山區(qū)勝利蔬菜合作社,充分利用專家授課、遠程教育、廣播等形式,向全村菜農們進行科學種植方面的培訓,提高菜農的科學種植水平,而且把蔬菜進行粗加工,提高了蔬菜的價值,從而大大增加了農戶的收入。“芥菜在加工前出售每畝利潤在1500元左右,進行了粗加工以后每畝可達4000元左右。豆角利潤更高,每畝可達5000元,所以我們現在家家戶戶都在腌制蔬菜,加工以后蔬菜就更值錢咯!”村民張寶玉喜滋滋地告訴記者,他已由最開始的幾畝擴展到現在的十幾畝,今年最少也會賺個10來萬了。
“為了激勵村民種菜,打消他們的后顧之憂,村里所有的農戶都跟蔬菜合作社聯系,再由合作社統(tǒng)一與企業(yè)進行定點保底銷售。”天星洲村村支書嚴欽培告訴記者,蔬菜合作社現與13家蔬菜加工企業(yè)簽訂了銷售合同,每年可訂單銷售8700萬噸粗加工蔬菜,而且實行保底價,保障了農民的收入。同時,還推行網絡銷售,現在部分產品已在陜西、上海、廣州、珠海等地都有網絡銷售點。
看得見的效益帶動了更多的村民加入到芥菜豆角種植的隊伍中來。現在,天星洲全村3140畝的旱地面積已全部種植芥菜和豆角,全村490戶村民,有407戶加入到了種植芥菜豆角并進行粗加工的行列中來。2014年,全村芥菜豆角種植腌漬創(chuàng)產值3400萬元,預計今年突破4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