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刀魚被譽為“長江第一鮮”,因為味美總被很多吃貨惦記。從3月1日開始,一年一度的江刀捕撈季開始了。目前捕撈情況看,由于今年開春早,氣溫暖和,刀魚產量較往年要好,而且2兩3兩規格的刀魚較多,每斤售價2000-2800元,較前幾年五六千元一斤的高價明顯回落。
“今年好,今年好。”昨天下午,記者電話聯系到正在長江水面上作業的張家港永聯漁業隊隊長沈國華,電話那頭的沈國華言語里難掩興奮。為了能夠捕捉到正宗的長江刀魚,3月1日開捕后,他幾乎每天駕駛著船行駛在西界港至常熟段的江面上,每天在潮漲潮落時,分兩個時段撒網捕捉。據介紹,刀魚開捕時,一般要有“捕刀”經驗豐富的師傅在江水漲潮之前選定捕撈點停下船,然后船上多名伙計將拴在一起、將近1公里長的30張漁網逐一撒下,再到落潮時拖拽收起收獲刀魚。“從目前情況看,現在出江一次總能捕獲六七條刀魚,扣除成本后還是有點賺頭。”
長江太倉段也是蘇州主要的江刀產地,當地的船老大李關寶也是有多年“捕刀”經驗的老手。“自3月2日以來,我們每天都能捕撈兩三斤刀魚,其中有不少每條3兩左右的大刀,還有4兩左右的‘炮子’(指特大規格的長江刀魚)。”老李告訴記者,去年一直到3月12日以后他才捕到刀魚,今年的收獲明顯好得多。
對于今年的產量,沈國華和李關寶都充滿信心。老李認為,由于去年冬天的平均氣溫要比往年偏高3℃-4℃,很適宜刀魚生長,因此刀魚不僅規格較大、來得早,產量也會比往年高。現在,唯一讓他們擔心的是天氣。“聽見天氣預報說最近有雨雪,氣溫還會降低,這讓我非常擔心未來的刀魚產量。”沈國華說,長江刀魚是根據水溫洄游的,如果水溫太低,它就沉在江底不會上來洄游,出江捕刀就會出現“空網現象”,也就是一條也捕不到,這是他最不愿意面對的。
“我們從3月2日下午就收到了第一批長江刀魚,規格基本上在每條2.7兩-2.8兩,市場銷售價格約2000-2800元/斤,比去年同期略高些。”在華東水產交易中心做刀魚生意的經紀人汪浩說,自中央提出“八項規定”、“六項禁令”、“反四風”以來,高檔消費降溫,長江刀魚較前些年動輒上萬元的身價,已明顯回落。但物以稀為貴,長江刀魚價格依然在高端市場徘徊。“目前刀魚價格比去年略高,但才剛開捕幾天,長江刀魚大批上市起碼在3月中下旬,到時價格到底咋樣還不好說。”
雖然江刀捕撈3月1日才開始,但是記者走訪發現,3月1日之前市場上已有外地“湖刀”的身影。“基本上以浙江的為主,春節前幾天就陸續上市。”在南環橋市場,一位水產老板介紹說,上2兩規格的“湖刀”一般售價每斤300到400元不等,與真正江刀相比,價格相當“接地氣”,市民不妨買來嘗嘗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