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曾德斌:海南鄉村創富好青年

   日期:2015-03-0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60    評論:0    
 曾德斌:海南鄉村創富好青年
 
  曾德斌,男,漢族,海南澄邁人,中共黨員,1983年1月生,海南農業學校畢業,大專學歷(函授),現任共青團永發鎮委委員、永發鎮永躍社區黨支部委員、團總支書、澄邁縣新吳積豐魚鴨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 
 
  “創業并不困難,選擇做什么才是最困難的”曾德斌不無感慨的說。
 
  永躍社區屬丘陵地帶,土地貧瘠,天地多屬望天田,一年只能耕種一季莊稼,且產量偏低,村民僅能勉強維持溫飽。農民的增收問題成為制約當地農村發展的首要問題。一直以來,曾德斌反復琢磨如何利用本地資源和地理位置,試圖尋找適合發展的路子。曾德斌有過養豬的想法,但仔細一琢磨,覺得要做豬欄,成本較高,養豬循環周期也長達五個月。做種他放棄了養豬的念頭。想養鴨又考慮到養鴨的風險,海南氣候炎熱,在高溫天氣的傳染得很厲害,容易大規模死亡,而且成本也高,況且父親又因養鴨虧了本。突然,一個絕妙的念頭在他心里產生了。何不魚鴨混養?對,魚鴨混養可充分利用水面,做到資源共享,良性循環,實現雙豐收。這樣,可以降低成本,而且通風環境可以促進鴨子散熱,減少鴨子得病的風險。新吳地區池塘和水庫眾多,水質優良,無污染,水源和陽光充足,交通方便,適合魚鴨混養這種新型模式。通過學習養鴨先進技術,吸取經驗教訓,2005年,他擴大了養殖規模,試圖進行新的嘗試。這一年,他成功了,轉虧為盈,成功讓他產生了無窮的動力,也對魚鴨混養充滿了信心。
 
  飲水思源,致富不忘眾鄉親。魚鴨混養的新型養殖模式在曾德斌這里試驗成功之后,新吳地區的很多農戶紛紛效仿,開始魚鴨混合養殖,在引導農戶創業和指導養殖方面,曾德斌做了很多,他經常到農戶家中聊天,哪家哪戶有問題,總是主動替人排憂解難。他啟發引導他們繼續開辟新的致富門路,有意識地培養思想先進的科技示范戶、致富能手,并對有一定信譽但又缺乏資金的農戶,從資金、飼料、鴨苗等方面給予扶持,提供優質、實惠的全方位服務。他還經常給養殖貧困戶送飼料、種苗,將總結出來的養殖經驗、畜禽疾病防治、消毒、禁忌等技術知識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周圍的群眾,慷慨解囊無私資助困難群眾。
 
  曾德斌除了做這些只有付出不求回報的實事之外,還為家鄉的農民和返鄉農民工提供了20多個工作崗位,為他看管魚鴨,這些在曾德斌的養殖魚塘工作的農戶們學到技術之后又回到自己家鄉,學習他的魚鴨養殖模式,開始創業。短短幾年,經他扶持的養殖專業戶都走上致富路,過上了小康生活。
 
  曾德斌創業意識較好,吃苦耐勞,思維敏捷。他2001年開始魚鴨混養,經過十幾年艱苦創業,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配套服務產業鏈,并以年增長25%的速度發展,是新吳地區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也是新吳產業結構的一大亮點。曾德斌個人養殖面積至今已達585畝,成為全縣魚鴨混養示范基地,年均出欄鴨肉孵化場、飼料供應點等,形成了一條供苗供料、技術指導、產品包銷的魚鴨養殖產業鏈,年總收入可達168萬元;他具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平易近人,樂于助人,誠實守信,群眾基礎較好。在個人事業不斷發展的同時,曾德斌充分發揮青年致富帶頭人的作用,對有信譽但又缺乏資金的農戶進行扶弱幫困,從資金、技術、飼料、種苗等方面予以支持,著重發揮“專業合作社”的紐帶作用,帶動群眾共同致富。他帶動當地群眾就業創業約計100戶,戶均年收入3萬至20萬元;做為當地青年致富的領軍人物,他同時任共青團永發鎮委委員、永發鎮永躍社區黨支部委員、團總支書記等職務。曾德斌以群眾利益為一切工作出發點,為當地百姓辦了許多實事、好事,較好的履行村干部的職責義務。
 
  曾德斌先后榮獲全國優秀共青團員、澄邁縣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澄邁縣優秀共青團員、澄邁縣十大農村(社區)黨員致富能手等榮譽稱號。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