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輝南縣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推動農民合作社健康發展。目前,全縣已發展農民合作社930家,其中:國家級示范社1家、省級示范社33家。合作社涵蓋種植、養殖、林果、蔬菜等主導產業及其儲運、加工等行業,發展社員2萬人,成員出資總額12.8億元,輻射帶動全縣11個鄉鎮、143個村及周邊市縣3萬多戶農民。
強化領導,規范管理,為農民合作社提供優質服務。為了做大做強農民合作社,強化對農民合作社的組織領導。輝南縣秉著引導不干預、指導不代替的原則,重點在規劃、幫扶、管理和成立上做文章。一是把農民合作社建設擺在了農村經濟工作的突出位置,納入到政府重點工作,積極調動鎮、村兩級干部引導農民發展合作社;二是積極為合作社提供信息、技術服務,切實解決合作社的實際問題,提高農民合作社市場競爭力;三是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培訓,提高農民合作社的管理水平。輝南縣多次組織開展培訓班,聘請有關專家講解農民合作社的法律、法規、財務會計、營銷策略等專業知識;四是不斷完善組織內部利益互補機制和利潤返還機制,鞏固農民合作社成員的關系,增強了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五是不斷完善民主科學的管理機制。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建立和完善了合作社內部民主選舉制度、民主決策制度、民主理財制度和財務公開制度,保障了合作社成員的主人公地位和經濟利益。如輝南縣朝陽鎮金山村集成養殖專業合作社聯社從2010年成立以來,就堅持示范帶動、典型引路的辦法,有效推動全鎮農業科技產業發展。目前,該社帶動全村30多戶農民成立了梅花鹿、生豬、林蛙、養魚、養蜂等五個分社,社員戶均年收入達到了1萬多元。
類型多樣,典型示范,為農民合作社指明發展方向。一是因勢利導,鼓勵農民開展土地流轉組建農民合作社。輝南縣樓街鄉茂盛綠優米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員以土地入股,實行股份合作形式進行水稻全程機械化作業,開展土地集約經營。該社有362戶成員,集中管理的土地275公頃,輻射周圍鄉鎮14個村、2.2萬余人;二是緊緊抓住龍頭企業發展壯大的時機,積極引導龍頭企業組建合作社,形成了“農戶+合作社+企業”模式的訂單農業;三是充分發揮專業大戶和流通組織的輻射帶動作用,順勢而推,依托專業大戶和農民經紀人發展農民合作社;四是充分發揮農牧、林業、供銷、糧食等專業技術部門和經濟部門的技術優勢和經營力量,發展農民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