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鹽都區尚莊鎮慶福村,呈現在眼前的是連片的蟹池,一個挨著一個,每個40畝左右,有50多個,幾十個工人分布在池塘里忙碌著。這里是邵氏水產品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邵志華新建的大閘蟹出口示范基地。
邵志華自從2008年至今連續7年被選為示范戶,他不斷鉆研和總結養蟹技術,2009年成立邵氏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帶領尚莊、葛武等鄉鎮農民發展大規格生態河蟹養殖6000多畝。
為滿足出口需求,2014年,邵志華承包了尚莊鎮慶福村的所有農田共2000多畝,投資1000多萬元,新建了2000畝精品大閘蟹出口示范基地。為確保河蟹的品質和出口檢測指標達到外商的要求,他同時承包了基地內的所有河道,并進行清淤和生態化改造,為河蟹養殖提供安全可靠的水源。他全面使用河蟹套養名貴魚蝦模式和生態健康養殖技術,畝投放優質蟹種800只,鱖魚15尾,青蝦2~3公斤,栽種伊樂藻和苦草,畝投放螺螄400公斤,以投喂新鮮小雜魚為主。使用微生物制劑調控水質,殺蟲、消毒藥物嚴格挑選使用,青苔和水草全部人工撈除。目前河蟹長勢良好,平均規格已達75克/只。
邵志華介紹說,基地新建冷庫1000噸,專門存儲小雜魚。聘請專職生產技術管理人員8人,人均工資5萬元,吸收當地農民70多人工作,人均10個月工資2.5萬元。該基地產品主要銷往香港和臺灣地區,產品價格較內銷高10%,保守估計畝效益7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