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朱席武:今年,我要把蔬菜種到非洲去

   日期:2015-01-0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56    評論:0    
  昨日,潼南桂林街道雙壩村黨支部書記朱席武在菜地里了解菜農們的蘿卜收成情況。
 
  “這兩個蘿卜每個都有兩斤多,按照8角一斤的市場價格,能賣三四塊呢!”48歲的朱席武蹲在蘿卜地里,雙手拿著剛剛收獲的又大又飽滿的白蘿卜,喜悅自豪的表情洋溢在臉上。他皮膚黝黑,穿著干練,聲音略帶沙啞卻鏗鏘有力。
 
  1月1日是元旦節的第一天,記者見到了全國勞模、潼南桂林街道雙壩村黨支部書記——朱席武。他膽子大、觀念新,探索出了農業發展的新模式,帶領著全村人走上小康之路。
 
  元旦節菜地里熱火朝天
 
  下午兩點鐘左右,記者隨朱席武前往雙壩村。車子沒走幾分鐘,就看到“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重慶綜合試驗站”的標牌,一大片綠油油的菜地映入眼簾:生機勃勃的蘿卜纓、葉子舒展的卷心菜……給寒冷的冬季添加了一抹活力色彩。
 
  “雙壩村有2502戶,8008人,村里人均耕地是0.8畝……”一邊聊著村里的情況,一邊繼續前行。朱書記帶我們繞到一棟小樓的后面,一大片菜地呈現在眼前。十幾個人正在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有的把蘿卜放進背簍里,有的開著農用三輪車運送已裝車的蘿卜,還有的在整理剛剛割掉的蘿卜纓……“這是我們的經紀人請來的采收隊。”朱席武介紹說。
 
  規模生產打開全國大市場
 
  種蔬菜還有經紀人?原來,這里的蔬菜種植早已規模化、專業化、現代化。另外,在收獲的時候,統一由經紀人進行代收并負責聯系客商購買,這里的農業技術以及銷售網絡平臺已經處于比較完善的狀態。
 
  朱席武告訴記者,每年都有很多北方客商專程到這里來采購蔬菜,特別是潼南白蘿卜,很受歡迎。
 
  村里的倉庫前,大家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包裝、搬運工作。“我們每年有四個月都會在這里采購蔬菜,每個月運15車左右,算起來總共有200多噸。”來自黑龍江哈爾濱市的孫天成告訴記者。他采購的主要是白蘿卜,雖然每次車程都要花費三天左右時間,但因為高速公路不收費,而且這里的蘿卜市場好,所以路遠一點也是值得的。
 
  包地種菜探索農業新模式
 
  記者了解到,在雙壩村,在外包地種菜的村民共有68人。土地分布在成渝十余個區縣,包括遂寧、南沖、武勝等地。然而包地種菜這條路并不是從一開始就順順利利的。“我第一年就虧了20多萬”。村民中有人對這條新路產生了懷疑,但更多的人相信朱書記的方向是對的。
 
  通過總結經驗,改進方法,如今,包地種菜的新模式已經走上正軌。在菜價較好的2014年,包地村民每人都能有20到80萬元的收入。
 
  而朱席武本人更是不斷開拓發展。他甚至走出國門,瞄準了國際市場。“2013年的時候我就去加納考察過,看中了1000多畝地。”朱席武告訴記者,“先租了200畝,租金是每畝地800元。但是后來因為非洲埃博拉病毒比較嚴重,出國管控嚴格,就沒去成。”因此,今年出國種菜自然就成了他新的一年里最重要的計劃之一。
 
  談打算
 
  規劃發展觀光旅游農業
 
  靠著這樣的農業模式,雙壩村在朱席武的帶領下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他向我們介紹道,全村農民收入大概一年有一個多億,約有80%的村民平均每戶存款在30萬以上,還有不少是百萬元戶。
 
  然而種菜、賣菜還不是朱席武追求的最終目標。未來他將向種植無公害蔬菜、有機蔬菜以及打造蔬菜觀光旅游業方向發展。“我們要做的就是別人有的我們好,別人沒有的我們有。”
 
  他認為,無論是現在的對外運輸還是將來的采摘品嘗體驗,蔬菜保鮮都是至關重要的一點。所以他準備引進發展真空器、保濕器等先進設備,打造蔬菜機動保鮮庫,能在100天內保持蔬菜的原汁原味。
 
  而更大的一個計劃就是利用濱江路獨特的地理優勢,發展蔬菜觀光旅游業,打造一條觀光大道。其實這個項目已經有了雛形,朱書記向我們介紹到,這條大道規劃有5.6公里,總投資7千萬,分兩期完成。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