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康縣水產站獲悉,經過10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康縣大鯢養殖規模、產值同步增長,已成為我省大鯢養殖第一縣。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康縣山區農民開始嘗試人工養殖大鯢,并獲得成功。隨后,參繁率低、受精率低、孵化率低、幼苗成活率低和“苗、餌、疾”等方面的關鍵技術難關在摸索中不斷被攻破,大鯢存塘量隨之增加。同時,縣上按照“公司+基地+養殖戶”的發展模式,采取政策激勵,協會牽頭,上下聯動,整體推進等措施,引導群眾養殖大鯢,并走出了一條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大鯢養殖開放性發展之路。
截至11月底,康縣已注冊大鯢養殖公司17家,發展大鯢人工養殖戶643戶,從業人員2018人,大鯢存塘總量152300尾,產值達1.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