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鵝的鴨瘟防治

   日期:2015-09-2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72    
  鵝的鴨瘟是由鴨皰疹病毒Ⅰ型引起鵝的一種急性、熱性、敗血性傳染病。鵝的鴨瘟呈世界性分市,常呈周期性流行,死亡率高。患鵝的臨床癥狀特征是體溫升高(稽留熱)、呼吸困難、腫頭,流淚、軟腳、下痢;主要病理變化是消化道出血、壞死、肝臟出血、壞死等。 

  一、流行特點 

  在自然條件下,本病主要發生于中成鵝。近年來鵝的發病率不斷上升,且最早的發病日齡有越來越小的趨勢。病鵝是主要的傳染來源,主要經消化道感染。本病的死亡率高,并常與霍亂、禽流感、禽Ⅰ型副黏病毒病合并感染。 

  二、臨床癥狀與病理變化 

  潛伏期3~4天,病鵝眼結膜充血、出血、水腫,流淚,淚水染濕眼周圍的羽毛,兩腳發軟,拉黃綠色稀糞,體溫可升高至43.5℃,呼吸團難。部分病鵝表現為頭部和下頜部水腫。病理變化是皮下組織炎性水腫,呈凍膠樣浸潤;口腔、食道、泄殖腔黏膜壞死,黏膜形成黃綠色或褐色假膜(強行將假膜刮落后,該部位黏膜呈現出血潰瘍灶);肝臟表面有壞死灶及出血,壞死灶灰白色,大小、形狀不一,出血發生在壞死灶中央或周邊,有的壞死灶全部被出血染紅;腸道黏膜充血、出血、壞死或潰瘍,尤其是腸道的淋巴集合組織可能形成“紐扣狀”壞死灶,該病灶往往穿透黏膜下層和肌層,達到漿膜下層,使腸管外觀可見3~4個暗紅色病灶;此外,心臟、肌肉、脂肪等均可能出血;母鵝還可見卵泡充血、出血、萎縮、變形、出現卵黃性腹膜炎。 

  三、診斷 

  根據流行特點、臨床癥狀(腫頭、流淚、軟腳)、病理變化(消化道黏膜出血、壞死、潰瘍,肝臟壞死、出血等)可以作出初步診斷。注意與霍亂、禽流感作鑒別,確診需進行病毒分離與鑒定。

  四、防治 

  嚴禁從疫區引進鵝苗、種蛋和蛋、肉等產品,加強欄舍、運動場、飼養用具等的清潔消毒。定期接種鴨瘟雞胚化弱毒疫苗,鵝的參考免疫程序如下。 

  首免:15~20日齡,10頭份/只(肌注)。 

  二免:30~35日齡,15頭份/只(肌注)。 

  三免:產蛋前,20~25頭份/只(肌注)。以后可每年接種2~3次,發病時可緊急接種20~25頭份/只。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