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掌切花屬于高檔花卉,具有很好的市場競爭力。目前,國內外多以自動化控制溫室種植為主。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經多年試驗研究總結出了北京地區現代化控制溫室切花紅掌生產栽培技術,生產的切花產品在國內市場以質優聞名。由于一次性投資成本大、種植門檻高,限制了普通花農種植切花紅掌的需求。市站于2009年對普通日光溫室進行了改良,開展了切花紅掌栽培技術試驗示范,目前已初見成效。
一、改良日光溫室,調控栽培環境
改良后的溫室跨8.5米,脊高3.8米,高跨比0.56,后坡仰角45°,肩高1.0米。溫室墻體為60磚外覆0.1米聚苯板。配備了雙層膜、防水保溫被、外遮陽、加溫、頂微噴、風機-水簾、防寒排水溝。
溫室環境條件可控制在切花紅掌生長適宜的范圍內:溫度18—28℃,冬季不低于15℃,夏季不高于32℃;相對濕度60—80%;光照小于2.0萬勒克斯。
二、采用架式盆栽,探索栽培模式
采用了架式盆栽的方式,該栽培方式較以往的硬化苗床地栽具有以下優點: 避免毀滅性細菌性病害發生、提高根際環境調控能力、便于田間管理,同時還為重新安排溫室種植計劃提供了便利。栽培采用小管出流的方式進行營養液供應,輔以葉面噴淋實現水肥調控。
三、切花產量趨穩,經濟效益看好
目前,切花紅掌田間生長狀態良好,截至2010年8月底共采收紅掌切花1124枝,花徑在8—10厘米的A級花占84%,16%的佛焰苞不能達到A級花標準,主要原因有:種苗在移栽定制期間有一定的傷根現象,同時在前期的營養液調控期間對植株正常生長有一定消極影響。從目前紅掌田間長勢來看,下一批成花采花量和A級花率都會有所上升。
從目前的試驗結果來看改良日光溫室單位生產面積的切花產出量與現代化溫室切花產出量基本持平。改良型日光溫室進行切花紅掌生產與現代化溫室相比可大大降低生產成本。首先,在建設造價方面,改良日光溫室300—400元/米2,現代化溫室1000—1500元/米2;其次,在運行成本方面,以2009—2010年冬季計算,在保證溫室內環境氣溫不低于18℃的前提下,改良日光溫室比現代化溫室加溫時間減少近1個月。
應用改良日光溫室進行切花紅掌生產可降低投入成本、減少運行費用,同時能夠保證切花的產量和質量。這對于降低切花紅掌種植門檻,讓更多的花農通過從事切花紅掌種植增收致富、為更好的利用北京設施提供新的種植選擇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