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天氣寒冷 棚菜管理別忽視細節

   日期:2015-09-1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0    
隨著氣溫降低,大棚也都已穿上了“棉襖”。然而我們在下鄉采訪中發現,盡管菜農朋友都知道冬季大棚蔬菜的管理是以溫度管理為主線,卻有一些菜農朋友常常顧此失彼,在細節上出現漏洞。特別是一些新手,更容易出現紕漏。
 
  為提醒菜農,特別是那些剛開始種棚的菜農,能夠及時查漏補缺,為低溫時期棚菜的生長創造適宜的條件,筆者梳理了生產中常被忽視的一些細節,在此匯總如下,希望能對當前天氣下棚室蔬菜的健康生長有所幫助。
 
  細節之一 放風要分次放風,放小風
 
  現在晚上棚內溫度低、濕度大,由此造成大量的霧氣在蔬菜的葉片及果實表面凝結,出現結露現象。而菜農由于農活較忙,往往一次性將風口開到最大。一次放風過大,冷空氣進入棚中,導致蔬菜葉片及果實溫度、濕度劇烈變化,就會造成果實表面起皴,嚴重的會產生大量裂果,使蔬菜果實失去商品性,效益降低。
 
  針對這種情況,菜農應該循序漸進地放風。在晴天剛拉開大棚時,棚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最高,為保證棚內蔬菜對二氧化碳的需求,不使二氧化碳因放風造成浪費,這時菜農不要急于放風,而應在拉棚后1小時再放風。放風時先開小口,這時的主要目的是將棚內的濕氣緩慢排出,防止果面的露水急劇干燥,導致裂果。隨著棚內溫度的升高,再逐漸將放風口加大,以利于棚外二氧化碳進入棚內,促進蔬菜的光合作用。
 
  到下午關風時也不要一次性將放風口關閉,因為風口關閉后棚內的溫度又會有一個上升的過程,這樣容易導致放棚后夜溫過高,加大植株對葉片制造有機物質的呼吸消耗,菜農可以逐漸將風口關小。先將風口關閉一半,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后再完全關閉放風口;或者先將風口關閉,然后再將風口打開通風降溫 10-15 分鐘,如此兩次,當棚內溫度穩定在15℃左右時即可將風口完全關閉。
 
  細節之二 增光是必須的
 
  進入冬季以后,大風天氣漸多,致使棚膜上塵土增多。據研究,在覆新膜后5天,棚膜上落的塵土可使薄膜透光率下降10% ;在12天時,棚膜透光率下降幅度可達 20% 。冬天我國北方的光照強度在4萬勒克斯左右,如果塵土遮去20% ,則進入棚中的光照強度通常只有3萬勒克斯左右,陰天時數值更低。而多數蔬菜所需飽和光照強度在4萬勒克斯左右。光照不足就成為影響蔬菜產量提高的重要原因,而除掉棚膜上的塵土就顯得尤為重要。
 
  因此,菜農可以通過設置除塵布條將棚膜上的大部分塵土除去,但由于布條南北兩端的擺幅最小,除塵效果最差,菜農可使用抹布將前臉處及棚膜最北邊的塵土抹去。
 
  多數菜農都知道在棚內設置反光幕可充分利用照在棚墻上的反光,以利于蔬菜的生長。但是有的大棚里反光幕掛得太低,蔬菜植株容易將光擋住,導致反光幕的使用效果差。在張掛時,將寬 1.0-1.2米的反光幕掛在后墻 1.7米高的地方,這樣可以防止蔬菜植株遮擋太陽射到反光膜上的光,同時反射的陽光又可照到蔬菜上。菜農且不可將整個棚后墻懸掛反光幕,以防降低后墻的儲熱量。
 
  細節之三 棚內懸掛濕度計
 
  高濕是冬棚蔬菜生產中的一大弊端,因而控制濕度是冬棚蔬菜管理的重點之一。但如何進行控濕,將濕度控制在什么范圍內呢?
 
  現在,有不少菜農知道,將棚內的濕度控制在70-80%左右是比較合適的。但因為棚內沒有濕度計,菜農不能準確把握棚內的空氣濕度,而懸掛濕度計就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這一點對于新種棚的菜農來說尤為重要,以便準確了解棚內濕度的高低,及時采取相應解決措施。
 
  例如,冬季大棚危害最為嚴重的是灰霉病,而它在低溫高濕下危害嚴重,當棚內濕度低于95% 時病原孢子就不能萌發,而霜霉病在18℃左右時要求濕度高于83% 才可大量發生。如果將棚內溫度控制在病菌發病所需的適宜濕度之下,就可很好地控制病害的發生。當棚內濕度過大時,菜農除可通過放風降濕外,還可向地面撒施草木灰也可起到良好的吸濕作用,也可有效降低棚內空氣濕度。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