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辣椒病害的無公害防治

   日期:2016-11-0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16    
近幾年,辣椒的病害發生較多,尤其是辣椒疫病危害程度嚴重。因此我們對昌吉地區的辣椒病害發生時間和發病高峰期作了調查,為辣椒病害的防治提供依據。

    一、材料與方法 

    1.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選用當地主栽品種四平頭。試驗地土壤肥力均勻。辣椒2月10日育苗,4月20日定植,壟栽,株距25厘米,行距45厘米,雙苗定植,田間管理措施一致。 

    2.試驗方法 

    ①病原菌 采用組織培養的方法進行病原菌的識別。在發病時期,取發病病株的根莖組織進行培養,觀察辣椒內部組織受侵染的病原菌種類。 

    ②辣椒死亡狀況 在田間定時定點調查辣椒死亡情況,記錄最早發病時間及死。亡高峰出現的時間。 

    ③用藥時間 根據調查結果,制定藥物防治及用藥方法。藥劑使用間隔期設10天、15天和20天3個處理,對照用清水葉面噴霧。 

    二、結果與分析 

    1.病原菌的培養 

    辣椒植株最早出現癥狀在6月10日,病株組織培養后病原菌情況如表1。 

    表1 病株組織培養病原菌發病率統計 

    病苗種類 6月15日 6月25日 7月5日 

    細菌 92.4% 51% 6.1% 

    真菌 7.0% 47% 93.7%(疫霉菌) 

    由表1可知,辣椒病原菌有細菌和真菌,發病前期以細菌為主,中后期以真菌為主,后期疫霉菌占優勢。 

    2.辣椒死亡狀況 

    田間辣椒最早發病時間為6月10日,死亡高峰在6月23日,之后死亡率出現下降趨勢,7月7日出現上升趨勢,7月10日出現第2次死亡高峰。 

    3.藥物防治法 

    根據辣椒病原菌培養結果統計,在6月25日前以防治細菌為主,選用農用鏈霉素和新植霉素,中后期用多菌靈、甲霜靈錳鋅等。初次用藥為6月10日。 

    表2 藥劑處理后植株死亡率調查 

    用藥時間間隔 6月30日 7月10日 

    10天 未發病 3% 

    15天 2% 8% 

    20天 57% 植株所剩無幾 

    對照 65% 植株所剩無幾 

    從表2可知,合理施藥,可以有效地控制辣椒病害的發生。3個處理中,間隔期控制在10天,防治病害效果最好,使辣椒的發病時間推遲近1個月左右,較符合蔬菜無公害生產的標準要求。 

    4.對產量的影響 

    對試驗小區單株測產,折合成667平方米產量。 

    表3 辣椒折合667平方米產量及較對照增長率 

    用藥時間間隔 667平方米產量(千克) 較對照增長率(%) 

    10天 3603.83 157% 

    15天 3459.06 146.7% 

    20天 1828.58 30.4% 

    對照 1401.91 

    從表3可知,辣椒病害進行藥劑防治時,施藥間隔期10天的,防病效果較好,667平方米產量較高,為對照產量的157%;施藥間隔期15天的,其667平方米產量是對照產量的146.7%;而施藥間隔期20天的,其667平方米產量是對照產量的30.4%。因此,在符合蔬菜無公害生產的標準要求下,施藥間隔期控制在10~15天,可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三、結論 

    1.通過辣椒病株的組織培養,發現辣椒病害并非疫霉病一種,前期以細菌性病害為主,中后期以疫霉病為主,但疫霉病是造成辣椒后期大量死亡甚至絕收的主要原因。 

    2.發病情況說明,辣椒發病有兩個高峰期,因此,在防治辣椒病害時應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初次用藥確定在6月10日前。用藥時施藥濃度要適中,幾種藥劑交叉施用,避免病菌對藥劑產生抗藥性。 

    3.在符合蔬菜無公害生產的標準要求下,施藥間隔期控制在10~15天,對病害的防治效果較好。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