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西葫蘆化瓜病的發生與防治

   日期:2016-10-3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814    
西葫蘆化瓜病是近幾年來生產上的常見病之一。該病在西葫蘆雌花開放后3~4天內,幼果前面部分退綠變黃,變細變軟,果實不膨大或膨大很少,表面失去光澤,先端萎縮,最終爛掉或脫落,影響了西葫蘆的品質。現就該病的發生與防治措施介紹如下。 

    一、化瓜原因 

    1.溫度 

    溫度過高,白天超過35℃,夜間高于20℃,造成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增強,碳水化合物大量向莖葉輸送,蔓秧徒長,營養不良而化瓜。溫度過低,白天低于20℃,晚上低于10℃,根系吸收能力減弱,光合作用也會降低,造成營養饑餓而引起化瓜。 

    2.光照 

    西葫蘆進入開花階段,若遇到連續陰天或陰雨連綿,晝夜溫差小,加之光合作用受到影響,養分的消耗多于制造,就會造成營養不良而化瓜。 

    3.栽植密度 

    密度的大小也是影響化瓜的因素之一,密度大,根系間競爭土壤中的養分,而地上部的莖葉則競爭空間,當葉面積指數達到4以上時,透光透氣性降低,光合效率不高,消耗增加,化瓜率提高。 

    4.授粉 

    由于授粉不良或未授粉,子房內不能生成植物生長素,導致胚和胚乳不能正常生長,加之營養生長與其競爭養分,當養分向雌花供應不足的時候,子房的植物生長素含量減少,不能結實而化瓜。 

    二、防治措施 

    1.調節溫度 

    白天保持在25~30℃,如超過30℃,應適當放風。夜間保持在15~20℃,若溫度過低,可通過爐灶加溫。 

    2.補充光照 

    在保持棚內溫度的情況下要早拉晚放草苫,如遇到連續陰天或陰雨連綿,可用照明燈、掛反光膜的方法增強光照。 

    3.適宜密度 

    栽植密度應控制在2000~2500株/667平方米,采用大小行距種植時,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60厘米,株距40厘米。 

    4.激素處理 

    在西葫蘆開花后2~3天,用100毫克/千克赤霉素或100毫克/千克的防落素噴灑,均能使小瓜長得快,不易化瓜。拜城縣農業局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