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園甘藍是江蘇中江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甘藍新品種,是從國內甘藍種質資源中選出的自交不親和系96~08~6~7~4~13和從黃苗甘藍中選出的自交不親和系96~8~10~6~8為親本配制的一代雜交種,經江蘇、安徽、四川、貴州、重慶、云南等地試種推廣,深受廣大菜農的歡迎。
一、選育經過
從甘藍的種質資源中篩選出96和黃苗96等育種材料,按照豐產性、抗病性、商品性角度出發,選擇生長勢強、抗病性好、耐熱、扁平、球緊的單株連續自交,經5代選育,育成了自交不親和系96~08~6~7~4~13。其主要性狀為:外葉深綠色,球白綠色、扁平、有微蠟粉,單球重1公斤左右,中心柱近似于球高的一半,結球緊,心葉白色、味脆,抗病性及耐熱性強。從黃苗96中定向選擇抗病性強、結球好、球扁圓的品種進行自交,經幾代育成了自交不親和系96~8~10~6~8。其主要特征是外葉綠色,近扁圓,蠟粉多,單球重3公斤以上,中心柱不高于球高的2/5,球緊,風味較佳,抗病性好,耐熱性強。
2002年開始試配組合,2003~2004年進行春秋品種試種,確定了該組合可作為中熟秋甘藍新品種。2005年進行了多點試驗。在四川、重慶、貴州、江蘇等地,畝產量均超過當地主栽品種15%,取得了較高的產量,收到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已在云南、貴州、四川、重慶、江蘇、安徽等地大面積推廣。
二、品種特征特性
喜園甘藍生長勢強,中熟,夏秋季栽培,生長期70~75天。開展度60~65厘米,外葉數14~16片、深綠色、蠟粉重,葉球扁圓,球高13厘米,橫徑22~25厘米,球白綠色,中心柱低于球高的2/5,結球緊實,單球重3~4公斤,畝產量超過5000公斤,球葉脆,口感好;耐熱,抗病性強,耐黑腐病、霜霉病,抗病毒病,連續兩年田間調查均比當地主栽品種品質、產量都好。
三、栽培要點
選擇高畦,通風,易排灌的地方,要有較高的肥水條件,每畝施有機肥如蔬菜專用肥100公斤,在蓮坐期、結球期每畝施葉菜肥30~50公斤。一般在5~7月播種,幼苗苗齡25天左右移栽,每畝栽3000~3500株。定植密度可根據當地適合銷售的花球大小而定,喜歡大球的地區,可每畝栽3000株左右;喜歡小球的地區,可每畝栽3500~3800株。其他管理措施同常規。
一、選育經過
從甘藍的種質資源中篩選出96和黃苗96等育種材料,按照豐產性、抗病性、商品性角度出發,選擇生長勢強、抗病性好、耐熱、扁平、球緊的單株連續自交,經5代選育,育成了自交不親和系96~08~6~7~4~13。其主要性狀為:外葉深綠色,球白綠色、扁平、有微蠟粉,單球重1公斤左右,中心柱近似于球高的一半,結球緊,心葉白色、味脆,抗病性及耐熱性強。從黃苗96中定向選擇抗病性強、結球好、球扁圓的品種進行自交,經幾代育成了自交不親和系96~8~10~6~8。其主要特征是外葉綠色,近扁圓,蠟粉多,單球重3公斤以上,中心柱不高于球高的2/5,球緊,風味較佳,抗病性好,耐熱性強。
2002年開始試配組合,2003~2004年進行春秋品種試種,確定了該組合可作為中熟秋甘藍新品種。2005年進行了多點試驗。在四川、重慶、貴州、江蘇等地,畝產量均超過當地主栽品種15%,取得了較高的產量,收到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已在云南、貴州、四川、重慶、江蘇、安徽等地大面積推廣。
二、品種特征特性
喜園甘藍生長勢強,中熟,夏秋季栽培,生長期70~75天。開展度60~65厘米,外葉數14~16片、深綠色、蠟粉重,葉球扁圓,球高13厘米,橫徑22~25厘米,球白綠色,中心柱低于球高的2/5,結球緊實,單球重3~4公斤,畝產量超過5000公斤,球葉脆,口感好;耐熱,抗病性強,耐黑腐病、霜霉病,抗病毒病,連續兩年田間調查均比當地主栽品種品質、產量都好。
三、栽培要點
選擇高畦,通風,易排灌的地方,要有較高的肥水條件,每畝施有機肥如蔬菜專用肥100公斤,在蓮坐期、結球期每畝施葉菜肥30~50公斤。一般在5~7月播種,幼苗苗齡25天左右移栽,每畝栽3000~3500株。定植密度可根據當地適合銷售的花球大小而定,喜歡大球的地區,可每畝栽3000株左右;喜歡小球的地區,可每畝栽3500~3800株。其他管理措施同常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