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插秧技術(shù)
1、封閉滅草
水稻本田除草提倡使用藥劑封閉,這樣不僅可以有效的防除雜草,而且對防治稆生稻(落粒稻)也有較好的效果。即在移栽前3-5天或移栽后5-7天每畝用50%瑞飛特乳油60-80毫升加10%芐嘧磺隆15-20克、或用30%稻草克乳油200-250毫升兌水潑澆,或拌15公斤細潮土撒施。移栽后施藥的,應保持淺水層7天左右,水層不足時應及時補水,防止藥害。
2、合理稀植
栽培密度應根據(jù)土壤肥力和品種特性確定,做到合理稀植,一般密度為每畝1.3-1.6萬穴,每穴3-4棵。
3、合理施用底肥
在平地后拖板前,每畝施入復合肥(n、p、k含量為15、15、15)20公斤加尿素5公斤或同量的復混肥底肥氮肥用量為全生育期氮肥用量的45%左右(約標氮22.5kg)。
二、插后管理
1、扶起倒苗。應及時將灌護苗水時,引起的倒苗扶起,使其直立生長。
2、灌護苗水。在水稻插秧后至返青期灌護苗水,水層為苗高的三分之二,可以保護苗不被風吹倒,不使稻苗萎蔫。
3、防止凍害。注意聽天氣預報,當氣溫接近攝氏零度,將有霜凍發(fā)生時,必須為水稻苗灌深水,從而保護水稻苗不遭受凍害。
4、插秧后的滅草。插秧后3—5天,當秧苗返青后灌3厘米的水層,進行滅草時,采用藥劑滅草,即每畝水稻用60%丁草胺125克,拌12.5公斤過篩的細潮土撒施,施藥時一定要堵住灌排水口,施藥后5—7天不排不灌,缺水就補水。若插秧早,施藥早或草大的稻田,每畝用藥量可增加到150克。若插秧后沒用除草劑的封閉稻田,且稗草長到1.5—2葉期時,每畝用96%禾大壯200克,采用毒土法撒施,水層管理與上述相同,施藥時應保持5—6厘米水層,防止藥害的發(fā)生,且也防止了那種串水灌溉降低藥效的現(xiàn)象。
5、補苗。如果插秧時疏忽,可能有漏插空穴的,這樣的必須補苗補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