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香石竹蠐螬

   日期:2016-10-1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58    
蠐螬是金龜子的幼蟲統稱。別名白地蠶、土白蠶、地狗子、雜拉蟲。該蟲種類繁多,全國各地均有發生。寄主范圍廣。

  為害特點成蟲食葉,一夜間可把一片地上的花木葉片吃光。主要取食花卉根部,導致整株枯萎而死亡。

  形態特征

  在江、浙一帶以銅綠金龜子與大黑金龜子為害香石竹的蠐螬居多。

  成蟲體橢圓形,長18-21毫米,寬8-10毫米,全體銅綠色,有光澤。頭與前胸較狹窄而尖,小盾板為短盾形。前胸背板密生點刻。翅鞘黃銅綠色,有反光。翅基外側略帶隆起,翅鞘邊緣為黑褐色,翅鞘上有縱行隆起紋4條。足黃褐色。腹部腹面黃褐色,有光澤。最后一節露于翅外。

  卵初產時橢圓形,或一端尖,彎似梨形,乳白色,后逐漸膨大,最后呈圓形。

  老熟幼蟲體長23-30毫米,肥胖,常常彎曲呈C狀,多數仰臥,白色或淡黃色。頭大而向下侵   斜,黃褐色或棕色。

  蛹長20毫米,寬10毫米,淡黃色。腹部第一至七節背面各節間沿中脊溝兩側,有1眼形凹痕;尾節腹面半橢圓形。

  發生規律多數金龜子2年或1年1代,有少數1年完成2代的。最長的有6年完成1代。3齡幼蟲在11月入土越冬,4-5月為暴食期,成蟲在6月悶熱天氣、雨夜活動最盛,有趨光性。7月數量再次增多,尤其是在有機制多的地段。成蟲出土后不久就開始交尾,經10天后產卵,將卵散產在根旁土中。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將香石竹周圍的雜草清除,冬前適時翻耕土地,殺死土中越冬的蠐螬。

  (2)物理防治成蟲盛發期即6月點黑光燈進行誘殺。

  (3)化學防治在幼蟲出現的第2個高峰期,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或用50%磷胺2000倍液澆灌根跡附近的土壤。

  常用藥劑辛硫磷、磷胺。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