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桂花魚(鱖魚)病毒流行特點及防治

   日期:2016-11-1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3559    
鱖魚,又名桂花魚,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是國內優質魚消費和出口創匯的品種之一,國際水產品市場稱之為“淡水石斑魚”。 
  廣東鱖魚養殖已成為我國的特色養殖業,然而,在看好鱖魚養殖業發展前景的同時,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突出的病害問題,成為制約鱖魚養殖業發展的瓶頸。1994年在廣東省爆發流行一種罕見的鱖魚急性病,先是個別塘的鱖魚在一周內大批量死亡,乃至全軍覆滅,接著波及共用同一條河涌的所有鱖魚生產塘,當年廣東省絕大多數養殖鱖魚的市、鎮、村均難逃一劫。有的專業戶在幾天之間損失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幾年來的辛勞毀于一旦。據估計,被譽為“桂花魚村”的南海市鱖魚主產區,損失近億元。目前該病仍嚴重威脅著鱖魚養殖業的發展。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科研人員經過多年的調查研究,確認鱖魚暴發性流行病的主要病原為病毒,該病的主要流行特點和防治技術如下:

  流行特點

  該病每年4月中下旬水溫約20℃以上可發生,至11月中下旬水溫降低時不治自愈,發病高峰期多出現在7―10月間。病魚呈鰓蒼白、肝蒼白、內臟局部充血、腹水、腸內充滿黃色粘稠物等典型癥狀。但80%以上病魚混合感染細菌、寄生蟲而呈多樣化癥狀,交雜著紅腫、多粘液、潰爛等癥狀,個體的病癥有的為鰓白、肝紅、腸黃伴壁紅;有的鰓紅、肝白、腸黃……

  該病具有顯著的傳染特征,疾病由始發池經同一水源呈輻射狀蔓延。病原具有垂直傳播的特性,通過鱖魚親魚攜帶病原越冬并傳給子代。疫區鱖魚攜帶病毒率高,正常情況下病毒在魚體內處于潛伏狀態,當受到外來刺激時才引起機體病變。氣溫是鱖魚病毒致病的限制因子,水溫約20℃以上可發病,低溫時病毒受抑制。氣候突變、水質惡化、細菌和寄生蟲等病原感染以及近親繁殖種質退化,餌料魚營養不平衡,管理不善如用藥不當、餌料魚未經消毒、投放量過大等,均可成為病毒致病的誘發或協同因子。攜帶病毒的鱖魚在發病季節對外來刺激極為敏感,這是疾病呈急性型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見,如何提高鱖魚的抗逆能力、截斷不利的應激源是科學管理鱖魚生產的重要環節。

  防治技術

  將關聯鱖魚暴發性傳染病錯綜復雜因子的“攜帶病毒鱖魚的應激性”的觀點和“鱖魚養殖水生態平衡調控”理論作為指導預防鱖魚病毒病基本原則。據此,應做好以下幾個環節的工作:

  1、種質

  (1)在江河篩選野生、強壯的原種(目前廣東省大多數魚苗場因沿用多年流傳的親魚而成近親繁殖、種質退化狀況),精心培育親魚。

  (2)利用PCR檢測鱖魚病毒技術,監測親魚攜帶病毒情況,對攜帶病毒陽性魚作淘汰或隔離處理(如親魚量不足等原因,而將帶毒親魚保留下來,其后患較多。其一是該魚苗場會形成疫區;其二是子代魚將可能帶毒,等等。可利用避免魚體“應激”或提高魚體“應激”能力的原理得以遏制病毒病的誘發與發展,其方法將在以下述及)。

  2、發病季節前 

  (1)對親魚和苗種采用背肌注射疫苗。親魚免疫時間掌握在人工繁殖前1―2個月。免疫的親魚產卵順利,死亡率減少,受精卵孵化率和魚苗生長均達正常水平,免疫親魚的子代在發病季節的存活率普遍高于未免疫親魚的子代約5%―15%。苗種在體長約8―10厘米可進行免疫,苗種免疫的有效率達80%以上。

  (2)苗種下塘前對池塘底質進行理化等因子檢測、對癥采用底質改良劑以維護底泥微生物種群。有條件的可干塘翻曬底泥,結合底質改良措施,效果更佳。

  3、發病季節期間 

  (1)采用“水體營養級別測定法” 預測養殖水質變化趨勢。據不同情況分別處理:施用“嫩綠劑”促進“瘦”水塘藻類繁殖生長,提高產氧能力;施加“凈水劑”使“肥”水塘降低氨氮、亞硝酸氮等有害物質;添加微生物改良劑調節底泥、水中微生物種群組成與數量,以維持水生態穩定。

  (2)對餌料魚先進行殺滅細菌、寄生蟲的藥浴,投喂藥餌等處理后才投放到鱖魚塘,減少在鱖魚塘直接施放藥物對鱖魚的刺激。投放餌料魚量涉及合理的養殖容量,對鱖魚精養塘,以3―5天添加一次餌料魚為宜。

  (3)監測細菌、寄生蟲等病原感染鱖魚,對癥溫和處理。復配中草藥的水體消毒劑“桂花―2號”和口服制劑“桂花―3號”,其藥性溫和、適應性廣,兩種藥配合適用于對刺激性藥物敏感的鱖魚的細菌病防治和病毒病預防。

  (4)通過餌料魚多種維生素等添加劑的利用,以及控制適口餌料魚規格(如鱖魚吞食3―5尾餌料魚才有飽感,促進適當追捕運動。),以減少鱖魚脂肪積累,提高機體免疫力。

  目前珠江水產研究所正利用計算機模式識別法研究水生態各類因子間的關系,預計未來兩年內將有適用于鱖魚塘水質預測預報的電腦軟件問世。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