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蔬菜大棚地的鹽害形成及防治措施

   日期:2015-08-2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58    
  大棚蔬菜栽培中鹽害是影響產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解決防治棚田鹽害勢在必行。長期施用化肥,其中的氮、磷、鉀、微量元素等無機鹽類,是導致棚田鹽害發生的主要原因。在土壤中有機質含量不足的情況下,長期盲目過量施用化學肥料,必然造成土壤中化學元素沉積,勢必造成鹽害的發生。棚田鹽害是由土壤類別、灌溉水質、施用化學肥料不當和種植作物的耐鹽性能差異而綜合表現出來的癥狀,能導致作物萎蔫、死棵和生長發育不育。
   土壤鹽害有輕重之分,常用地面觀察和化驗分析兩種方法進行判斷:鹽害的初期地面有青霜而后發展到綠皮青苔,這時化驗土壤全鹽量為0.189-0.255%,棚田作物尚為正常;土壤鹽分重時地面出現白色結晶“鹽霜”,棚菜苗期出現死棵,此時,化驗土壤全鹽量為0.255-0.315%,當地面出現"紅霜"時,棚田作物中期出現點片萎蔫,此時,化學分析土壤鹽分已達0.315-0.378%。當棚田連片萎蔫死亡時,全鹽量已高達0.378-0.441%,土壤溶液滲透壓高,整個根系像泡在咸菜缸里一樣,極易造成根系水分倒流,反滲透,根系皮層紅,莖萎縮,作物根系腐爛,脫水而死亡。一般瓜菜中午萎蔫,早晚恢復,類似枯萎病,莖基萎縮變細,根系赤黑,破壞了根系的吸收功能,這樣必然造成養分失調,從而引發根部病害發生,同時導致缺素癥。缺鉀、缺硼易得真菌性病害;缺鈣、缺鎂、缺銅易得細菌性病害;缺鋅、缺鉬易得病毒。鉀肥過多,降低了鈣、鎂、硼的有效性,磷過多降低了鈣、鋅、硼的有效性。
   防治措施:首先調整棚田有機肥、化學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的施用比例。有機肥占棚田作物生育期需求量的65%,化學肥料占生育期需求量的30%,微生物肥料占全生育期的5%。畜禽有機肥改為餅類有機肥,如發酵豆粕、棉粕等。化學肥料應以不同作物的生理需求,減少含氯、含鈉的成分。微生物肥料始終參與基肥、追肥和沖施肥的全過程。其次,在鹽害嚴重的棚田增施鹽堿地專用肥100-150kg/畝,效果極為顯著。莘縣菜棚區在土肥專家王代春同志的倡導下,施用鹽堿地專用肥制止了土壤“鹽害”的發生和蔓延,低產棚逐漸成為中、高產棚,深受菜農歡迎。三是選擇耐鹽蔬菜品種,如黃瓜津優一號;香瓜大黃皮、黑網紋;櫻桃西紅柿;西葫蘆的冬育;西瓜的大黑皮等。四是控制化肥用量。尤其是氮肥不要過多,有機肥必須發酵腐熟。棚田施肥要根據需肥數量進行有計劃的施肥,采用少量多次的施肥方法。防止一次用肥過量。一般尿素每畝每次不超過10kg,硫酸銨每畝不超過20kg,注意施后適當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降低土壤溶液濃度,有利于肥效的發揮和吸收。五是合理選擇肥料種類。常用化肥的致鹽能力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為:氯化銨>氯化鉀>硝酸銨>硫酸鉀>尿素>三元復合肥>二元復合肥。由此可見,含氯化肥的致鹽力較強,大棚土壤施用時要特別注意,其次是硝酸鹽、硫酸鹽肥料。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