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wǎng) 水果網(wǎng) 大田網(wǎng) 花木網(wǎng) 茶葉網(wǎng) 藥材網(wǎng) 菌菇網(wǎng) 畜牧網(wǎng) 家禽網(wǎng) 水產(chǎn)網(wǎng) 特養(yǎng)網(wǎng) 種子網(wǎng) 肥料網(wǎng) 農(nóng)藥網(wǎng) 飼料網(wǎng) 獸藥網(wǎng) 農(nóng)機網(wǎng) 溫室網(wǎng) 食品網(wǎng) 工藝網(wǎng)

盆栽棕竹

   日期:2016-09-06     來源:聚農(nóng)網(wǎng)    作者:jn720.com    瀏覽:141    
棕竹葉色光潔翠綠,株姿瀟灑飄逸,四季常青,是優(yōu)良的室內觀葉花卉,為棕櫚科、棕竹屬常綠叢生灌木。株高2米至3米,盆栽約高1米左右,分蘗力強,常從地下逐年萌發(fā)新的單干枝莖,莖上有節(jié),綠色似竹,不分枝。葉鞘在莖上宿存,下部褐色纖維網(wǎng)狀,和棕櫚的幼株相似。掌狀裂葉生長在枝莖的上端,枝莖隨著新葉的發(fā)生而向上加長生長,下面的老葉逐片枯黃。幼株葉裂的基部常合生在一起, 3年以后續(xù)發(fā)的新葉裂片則深達基部。每葉具裂片7枚至20枚,葉緣有細齒,葉柄細長,光滑無刺。雌雄異株,肉穗花序腋生,多分枝,小花黃色。小漿果白色,形似豌豆粒,花期4月至5月,10月間果熟,種子圓形。常見栽培的有闊葉與細葉兩個品種。同屬的筋頭竹,亦名觀音竹,葉上常帶白條或黃條,尤為美觀。  

  棕竹原產(chǎn)于我國南部山區(qū),多野生在高大的林蔭下,南方栽培比較普遍,北方多作盆栽觀賞。性喜溫暖和濕潤的氣候條件,耐陰性強,怕狂風烈日,在干燥的氣候條件下生長不良。不耐霜寒,除亞熱帶無霜地區(qū)外,均作為室內花卉盆栽。要求疏松肥沃濕潤、富含腐殖質微酸性的沙質培養(yǎng)土,在堿性土中葉片發(fā)黃,也不抽生新葉和分生蘗芽,盆栽可用腐葉土、草炭土、松針土、山泥和適量素沙土配制。  

  棕竹可播種也可以分株繁殖。盆栽的老株往往不能授粉結實,故北方多利用其分蘗力強的特性來分株繁殖。高大的株叢分株后因枝莖高而株姿單薄,觀賞價值不高,因而宜在春末,最好在5月上旬結合翻盆換土,切取周邊的分蘗小苗3株至4株相連的為一組另栽。注意不可分成單株,否則不易成活,也不易形成豐滿的株叢。  

  盆栽需用酸性腐殖質培養(yǎng)土,上入口面較大的花盆內。也可在小型淺盆中栽植3株至5株矮生細葉品種,使之高低錯落有致,疏密和諧,再配上玩石,更顯形色優(yōu)美。每2年至3年翻盆換土1次。10月上旬寒露前后移入中溫溫室越冬,保持光照充足,4月下旬移出溫室,立即放入蔭棚養(yǎng)護。在雨季到來之前,每天需噴水或噴霧2次,20天左右追施一次稀薄液肥。盆土及環(huán)境需終年保持濕潤,既不可積澇,也不可受旱。家庭蒔養(yǎng)可常年放在室內明亮處,夏季注意通風換氣,保持莖葉清潔。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聚農(nóng)網(wǎng)  |  會員服務  |  網(wǎng)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lián)系方式  |  網(wǎng)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wǎng)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