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線材熱送熱裝工藝有下列幾種操作方法:
(1)正常熱裝。正常軋制狀態下,熱連鑄坯自連鑄機冷床處用取料機逐根取出放到單根坯運輸輥道上,再由此輥道送到加熱爐附近,在此進行測長并剔除不合格坯,合格坯提升后落入裝料輥道,稱重后裝入加熱爐加熱,并隨后送入軋機軋制。
(2)間接熱裝。若軋機因換輥、換軋槽、一般事故而短時間停軋,熱連鑄坯則從另一組多根坯的輸送輥道送入緩沖保溫室暫存,并由保溫室中移送機將坯料移向保溫室出口附近。當軋機重新運轉后,暫存的熱連鑄坯從其輸出輥道逐根輸出,經測長、提升、稱重后入爐。同時從連鑄機冷床來的熱連鑄坯也沿同一輥道送入加熱爐。此時加熱爐和軋機以較高的小時生產能力生產,直至緩沖保溫室內積存的坯料完全出空,此時軋機恢復正常軋制狀態。由于熱坯不是直接從連鑄機而是經保溫室進入加熱爐的,故稱之為間接熱裝。
(3)冷裝。從連鑄機甩下的冷坯及清理后的連鑄坯,用吊車從坯料堆存場地成排吊到冷裝臺架上,鋼坯到達臺架端部時,逐根被撥入運輸輥道,然后測長、提升、稱重入爐。
(4)混合熱裝。當某些規格軋機小時產量大于連鑄機小時產量時,可采用混合熱裝方式操作。其過程如下:從連鑄機送來的熱坯沿多根坯運輸機輥道進入緩沖保溫室暫存,同時將冷坯裝入加熱爐,并按要求的小時產量進行軋制。當緩沖保溫室已存滿鋼坯時停止上冷坯,改由緩沖保溫室和連鑄機共同向加熱爐供熱坯,此時的軋機小時產量可高于連鑄機產量。當緩沖保溫室內的熱坯出空時,熱坯又轉向緩沖保溫室暫存,同時改用冷坯裝爐。
(5)延遲熱裝。某些鋼種為防止采用熱裝時在軋制后表面產生裂紋,需將連鑄坯從900℃以上迅速冷卻到550℃左右再裝爐,這種方式稱為延遲熱裝。
棒線材連鑄連軋線的軋機能力通常稍大于連鑄機能力的理由是: (1)在軋機停機后,能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從貯存坯料狀態恢復正常和用盡貯存坯料。
(2)當生產5.5mm的線材時,由于軋機的小時產量低于連鑄機的小時產量,此時需要在熱貯存裝置中貯存坯料。
連鑄坯的熱送熱裝技術是一項集冶煉、連鑄、判定、入庫、轉運、組批、裝爐、軋制成材等諸多技術和管理于一身的系統工程;連鑄坯熱送熱裝技術的實施,必須要解決好如下幾個主要問題:
(1)煉鋼、連鑄及軋鋼工序的綜合生產狀況正常穩定,工序能力大致匹配,或煉鋼、連鑄生產能力大于軋鋼能力;
(2)由于連鑄坯缺陷難以在線進行熱坯清理,煉鋼、連鑄工序必須具備無缺陷連鑄坯的生產技術,無須清理的無缺陷連鑄坯應達到90%以上;
(3)為保證連鑄坯的熱裝溫度,提高連鑄坯熱送熱裝的效果,連鑄工序必須具有高溫出坯能力,鑄坯輸送過程中的保溫技術,以及連鑄坯的熱裝爐技術;
(4)為保證冶煉、連鑄和軋機的連續性生產,必須優化現場管理與生產調度,提高生產過程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