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雷竹筍早出豐產栽培技術規程

   日期:2016-08-3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5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雷竹(早竹、早園竹)的栽培條件、造林技術、撫育管理和早出豐產的技術要求,以及雷竹筍質量等級(試行)。  

    本標準適用于國有、集體、個體經營的雷竹基地。也適用于農戶四旁種竹。對高節竹、哺雞竹類也有指導作用。  

    2 林地選擇  

    2.1 氣候  

    年平均氣溫12℃-16℃。年降水量1250mm-1800mm,在3月-5月、8月-9月有較豐富的降水。  

    2.2 土壤  

    沙質壤土或紅、黃壤土,PH4.5-7.0,土層深50cm 以上,疏松透氣,排水良好。  

    2.3 地形  

    海拔500m以下,坡度15度以下,背風向陽,光照 充足,交通方便,靠近水源的丘陵坡地。  

    3 造林技術  

    3.1 林地整理  

    3.1.1 整地方法:劈山,清理林地,全面開墾,清除石塊、樹蔸、竹蔸。  

    3.1.2 整地深度:30cm。  

    3.1.3 挖穴:每公頃挖穴900個-1500個,穴長60cm寬40cm,深40cm。  

    3.1.4 開溝:溝寬25cm,深30cm,每隔10m開溝一條。  

    3.2 母竹選擇  

    3.2.1 母竹質量:生長健壯、枝葉茂盛、無病蟲害的優 良種竹。  

    3.2.2 母竹年齡:1年-2年生。  

    3.2.3 母竹大小:胸徑2cm-4cm  

    3.3 母竹的挖掘和運輸  

    3.1.1 留鞭:來鞭15cm-20cm,去鞭25cm-30cm。挖時 不傷鞭芽和螺絲釘,保留健壯芽5個以上。老齡竹鞭或鞭色發黑不能做母竹。  

    3.3.2 帶土:10kg以上。  

    3.3.3 留枝:4檔-7檔。砍梢切口平滑不開裂。枝葉濃密可適當修剪枝葉。  

    3.4 造林方法  

    3.4.1 移竹造林:帶土鞭平置,深20cm-25cm;鞭土密枝,下緊上松,澆水保溫,打樁固定。  

    3.4.2 造林時間:秋季10月-11月為宜,下雨前后種植。梅季入梅前后,5月下旬-6月上旬或冬季12月-2月都可以種植。  

    3.4.3 造林密度:每公頃900株-1500株。  

    4 幼林管護  

    4.1 水分管理  

    栽后連續5天無降水,需澆水一次,每株15kg,保持土壤濕潤。  

    4.2 松土除草  

    一年三次,2月淺削10cm,無鞭處深翻。5月-6月深翻30cm。9月-10月松土20cm。  

    4.3 合理施肥  

    一年施肥三次,結合松土進行。第四年以后按成林標準。  

    4.3.1 2月,第一年每株母竹施標準氮肥0.15kg,溝施;第二年施270kg/ha;第三年施540kg/ha。  

    4.3.2 5月-6月,第一年每株母竹施復合肥0.25kg,撒 施;第二年施450kg/ha;第三年施900kg/ha。  

    4.3.3 9月-10月,第一年每株母竹施人糞尿5kg,加水 2倍-4倍澆施。第二年施9t/ha;第三年18t/ha。  

    4.4 母竹留養  

    留遠挖近,留大挖小,疏筍養筍,選留均勻的健壯母竹,促使提早成林。  

    4.4.1 造林后第1年,每株母竹留母竹筍1株-2株,每公頃留新竹1500株-2500株。  

    4.4.2 第2年、第3年,每株竹留母竹筍2株-3株,每公頃留新3500株-4500株。  

    4.5 套種  

    新造林地前兩年可套種豆科矮稈農作、藥材及經濟作物,以耕代撫。  

    4.6 竹林保護  

    新竹6月進行鉤梢,留枝10檔,禁止農畜進入,及時進行補植,防治病蟲;冬季搖雪,防止雪壓。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