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產蛋期,對環境溫度比較敏感,溫度低于5℃或高于30℃,對產蛋量和受精率都有較大影響。產蛋期適宜的氣溫為7.5℃-24℃,最適宜溫度為16-17℃。在飼養水平較高、溫度適宜的條件下,種鷓鴣年產蛋量可達100-110枚,受精率高達92%-96%,受精蛋孵化率可達84%-91%。 一、溫棚建造: 養殖溫棚坐北向南,每棟寬6.5米、長20米、高2.5米。由北墻起向南2.5米是平頂,墻壁為水泥沙漿磚墻,頂為水泥預制板。后墻留2個門和4個半截窗戶,前墻高50厘米,用磚和水泥沙漿做成,磚外層用水泥沙漿抹面。前墻到大棚頂的前檐,每1米寬裝1根6分鋼管,2根中間基部裝有掛鉤,以便貼上塑料薄膜以后,拉繩固定薄膜。鋼管和兩端的墻均做成弧形,作為塑料溫棚的骨架。冬季塑料薄膜外再苫一層草簾,白天卷起,便于陽光照射到溫棚內。夏季把簾子取下,將塑料薄膜從底部卷起約1厘米高。卷起后無膜部分裝上2×2厘米的焊接網。一方面防止敵害進入養殖室。有塑料膜的部分上面再附上遮陽網,防止陽光射入棚內溫度升高,地面用水泥抹平。 二、溫棚溫度: 每年1月份每天早晨6時、下午2時測棚內溫度,并做好記錄;夏季6月20日至8月30日測溫棚溫度,并做好記錄。冬季靠自然采光,不需人工加溫完全可以滿足產蛋種鷓鴣對環境溫度的要求。夏季溫棚內平均溫度已超過種鷓鴣產蛋期最高臨界溫度,實際已經停產。所以,到6月10日以后對種鷓鴣飼料上應予以控制,使其休產2個月,待到溫度適宜時,再調整飼料使其開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