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青王西葫蘆是山西省農科院棉花所園藝室育成的雜種一代新組合,原名97-20,1999年定名為長青王,近幾年在鄰近地區試種示范,深受菜農喜愛。其母本為自選高代自交系9601-3A,果實長圓形,表皮光滑,果肉細膩,抗病性強,株型較小,父本為從國外收集的資源中經自交分離選出的自交系9601-4B,果實長棒形,果肉含量高,1996年進行配組試驗,1997年在田間進行配合力測定,田間表現生長勢強,抗病性好,株型中等,果形整齊,前后均勻一致,果肉脆,果色嫩,前期產量高,各種性狀都優于目前生產上推廣的早熟品種早青一代,花期比早青一代提早5~7天。
特征特性
早熟,植株生長勢強,株型中等,播后40天第5-7節始見雌花,果實長棒形,果長28-30cm,果橫徑7.0-7.5cm,嫩瓜皮色為淺綠色花紋,肉質較脆,品質好,種腔小,可食部為86.7%;座果率高,前期產量尤為突出,比早青一代高34.6%,總產量比早青一代高14.3%,平均單瓜重0.7kg,每667m2商品瓜產量6500kg以上。
栽培要點
宜選擇肥水條件較好的地塊種植,一般667m2施有機肥5000kg左右,磷酸二銨20-30kg,尿素8-10kg,株距50cm,行距60cm,每667m2保苗2200株左右,露地栽培注意盡可能地提早,以防后期高溫染病,保護地栽培應注意溫濕度的調節,防止白粉病等病害發生,待坐瓜后,肥水猛促,及時采摘商品瓜上市,以確保豐產豐收。
特征特性
早熟,植株生長勢強,株型中等,播后40天第5-7節始見雌花,果實長棒形,果長28-30cm,果橫徑7.0-7.5cm,嫩瓜皮色為淺綠色花紋,肉質較脆,品質好,種腔小,可食部為86.7%;座果率高,前期產量尤為突出,比早青一代高34.6%,總產量比早青一代高14.3%,平均單瓜重0.7kg,每667m2商品瓜產量6500kg以上。
栽培要點
宜選擇肥水條件較好的地塊種植,一般667m2施有機肥5000kg左右,磷酸二銨20-30kg,尿素8-10kg,株距50cm,行距60cm,每667m2保苗2200株左右,露地栽培注意盡可能地提早,以防后期高溫染病,保護地栽培應注意溫濕度的調節,防止白粉病等病害發生,待坐瓜后,肥水猛促,及時采摘商品瓜上市,以確保豐產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