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是指為作物生長創造最佳條件,減輕直至避免外界氣候的負面影響,以促進其生長發育,調節生產周期,防蟲治病,提高產量和品質等目的生產場所。溫室經營是一種集資金、技術和知識為一體的密集型產業。因此,投資溫室產業,必須從設施建筑、品種選擇、技術管理、市場營銷等多方面、多角度進行綜合考慮,才能取得較好的投資效果和整體效益。具體應從以下四個方面予以重點考慮。
一、確定溫室生產栽培的作物品種
一般而言,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其生長條件要求也較高;品質越好的產品,對環境要求就越嚴格。這就要求用于栽培的溫室功能更齊全,環控設備更完備,其投資成本也會相應較高。所以,在進行溫室生產投資之前,應先考慮所要栽培的作物品種,然后再根據該品種的生長特性,選擇能滿足要求的溫室。
二、確定溫室的生產周期
所投資的溫室是進行周年生產還是短期運作。進行周年生產的溫室,其對環控能力要求更高,冬季不僅要求透光性能要好,保溫性能也要好,而且要盡量降低加溫能耗;夏季則要求能避免過強的溫室效應,溫度能調節到適溫點,所以要求溫室內要有強制降溫設備。而進行短期生產的溫室,因其保溫性能差,加溫能力設計不夠,于冬季不能產出;夏季因無強制降溫設備,無法將室內溫度降至適溫點而同樣無法進行種植生產。因此,應根據作物的生產周期,選擇合適的溫室。
三、合理布局,提高溫室的土地利用率
由于溫室的生產經營是一種高投資的產業,所以應將溫室內的空間予以充分、合理的利用。溫室內,若按傳統的露地栽培方式布局,其走道與操作空間所占面積較大,對土地資源造成較大浪費。而通過采用可移動式植床,可提高20%-30%的有效種植面積,顯著的提高溫室內的土地利用率和空間利用率。對于同一棟溫室而言,其能耗、維護等費用一般是固定的,因而提高溫室的土地、空間利用率,就相當于降低了溫室的運轉費用,其經濟效益的提高就顯而易見了。
四、對溫室的造價進行合理的估算
在對溫室作了以上三點考慮之后,應對已有大體框架的溫室的造價進行合理的估算,以便使所投資的溫室實現最佳的功能造價比。綜合造價(元)=溫室骨架使用年限X(溫室各材料、設備年折舊率+溫室年維修、運行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