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氮癥 ①癥狀:氮素缺乏時,生長緩慢,生長勢弱,植株矮小,葉片細小、直立,與莖的夾角小。葉色淡綠,嚴重時呈淡黃色,失綠均一,且從老葉開始變黃,逐漸向上部葉片發展。根系細長,果實稀少。②發生原因:前茬施有機肥和氮肥少。土壤中氮素含量低的情況下易發生。施用作物秸稈或未腐熟的有機肥太多時也易發生。③防治方法:在氮素不足的地塊,可施用完全腐熟的堆肥,以提高地力。低溫時,施用硝態氮補充氮素。葉面噴施0.2%~0.5%尿素溶液,每7天1~2次。
缺磷癥 ①癥狀:缺磷時癥狀表現沒有缺氮癥那樣明顯。頂部葉仍保持綠色,多在生長初期出現,生長差。缺磷時各種代謝受到抑制,植株生長緩慢,株形矮小瘦弱,根系發育不良,延遲成熟。葉片呈暗綠色,缺乏光澤。嚴重缺磷時,植株體內糖類物質相對積累形成花青素,致使植株莖葉出現明顯的紫紅色條紋和斑點。②發生原因:土壤pH值低,土壤緊實情況下易發生缺磷癥。低溫會嚴重影響磷的吸收,故溫度低時也會缺磷。③防治方法:施用足夠的堆肥和磷肥,調節土壤供磷能力,也可葉面噴施磷酸鉀、磷酸銨或磷酸鈉溶液,濃度0.3%~0.5%,每7天噴1~2次。
缺鉀癥 ①癥狀:由老葉的葉尖和葉緣開始出現帶白色、黃色或橙色的退綠斑點或條紋,退綠區壞死,組織死亡,葉片干枯,癥狀蔓延到幼嫩葉片,最后可以導致整個植株死亡。②發生原因:土壤中鉀含量低,且含有鉀的有機物及鉀肥施用的少,容易造成缺鉀癥狀。生育盛期,果實發育需鉀多,如果供鉀不足就容易發生缺鉀癥狀。日照不足、溫度低時也易發生。③防治方法:充足供應鉀肥,特別是在生育中后期不能缺少鉀肥。多施有機肥。葉面噴灑0.3%~0.8%硫酸鉀溶液,每7天噴1~2次。
缺鈣癥 ①癥狀:癥狀首先出現在幼嫩組織,如幼葉、生長點等生長減弱。缺鈣時葉片卷曲畸形和失綠黃化,葉緣開始變黃壞死。果實表面出現許多壞死斑點,病部微凹、味苦。容易發生臍腐病,在果實的頂部產生圓形的病斑。②發生原因:當土壤中鈣不足時易發生。土壤中鈣雖多但土壤鹽類濃度高,或土壤干燥,或空氣濕度低,連續高溫,或施用氮肥、鉀肥過多都易出現缺鈣。③防治方法:多施有機肥,增施鈣肥。避免1次施用過多氮、鉀肥。噴施0.3%~0.5%氯化鈣水溶液,每7天噴2~3次。
缺鎂癥 ①癥狀:通常葉片失綠,首先出現在中下部葉片,然后逐漸向上發展。失綠癥開始于葉尖端和葉緣的脈間部位,顏色由淡綠變黃,再變橙紅或紫色,隨后向葉基部和中央擴展,葉脈仍然保持綠色,在葉片上形成清晰的網狀脈紋。缺鎂可以使葉片發硬、變脆和扭曲,在成熟前葉片枯萎、脫落。②發生原因:低溫影響根對鎂的吸收。施鉀過多也影響鎂的吸收。③防治方法:增高地溫和施用有機肥。測定土壤,土壤中鎂不足時補充鎂肥。用1%~2%硫酸鎂水溶液噴葉,每7天噴2~3次。
缺磷癥 ①癥狀:缺磷時癥狀表現沒有缺氮癥那樣明顯。頂部葉仍保持綠色,多在生長初期出現,生長差。缺磷時各種代謝受到抑制,植株生長緩慢,株形矮小瘦弱,根系發育不良,延遲成熟。葉片呈暗綠色,缺乏光澤。嚴重缺磷時,植株體內糖類物質相對積累形成花青素,致使植株莖葉出現明顯的紫紅色條紋和斑點。②發生原因:土壤pH值低,土壤緊實情況下易發生缺磷癥。低溫會嚴重影響磷的吸收,故溫度低時也會缺磷。③防治方法:施用足夠的堆肥和磷肥,調節土壤供磷能力,也可葉面噴施磷酸鉀、磷酸銨或磷酸鈉溶液,濃度0.3%~0.5%,每7天噴1~2次。
缺鉀癥 ①癥狀:由老葉的葉尖和葉緣開始出現帶白色、黃色或橙色的退綠斑點或條紋,退綠區壞死,組織死亡,葉片干枯,癥狀蔓延到幼嫩葉片,最后可以導致整個植株死亡。②發生原因:土壤中鉀含量低,且含有鉀的有機物及鉀肥施用的少,容易造成缺鉀癥狀。生育盛期,果實發育需鉀多,如果供鉀不足就容易發生缺鉀癥狀。日照不足、溫度低時也易發生。③防治方法:充足供應鉀肥,特別是在生育中后期不能缺少鉀肥。多施有機肥。葉面噴灑0.3%~0.8%硫酸鉀溶液,每7天噴1~2次。
缺鈣癥 ①癥狀:癥狀首先出現在幼嫩組織,如幼葉、生長點等生長減弱。缺鈣時葉片卷曲畸形和失綠黃化,葉緣開始變黃壞死。果實表面出現許多壞死斑點,病部微凹、味苦。容易發生臍腐病,在果實的頂部產生圓形的病斑。②發生原因:當土壤中鈣不足時易發生。土壤中鈣雖多但土壤鹽類濃度高,或土壤干燥,或空氣濕度低,連續高溫,或施用氮肥、鉀肥過多都易出現缺鈣。③防治方法:多施有機肥,增施鈣肥。避免1次施用過多氮、鉀肥。噴施0.3%~0.5%氯化鈣水溶液,每7天噴2~3次。
缺鎂癥 ①癥狀:通常葉片失綠,首先出現在中下部葉片,然后逐漸向上發展。失綠癥開始于葉尖端和葉緣的脈間部位,顏色由淡綠變黃,再變橙紅或紫色,隨后向葉基部和中央擴展,葉脈仍然保持綠色,在葉片上形成清晰的網狀脈紋。缺鎂可以使葉片發硬、變脆和扭曲,在成熟前葉片枯萎、脫落。②發生原因:低溫影響根對鎂的吸收。施鉀過多也影響鎂的吸收。③防治方法:增高地溫和施用有機肥。測定土壤,土壤中鎂不足時補充鎂肥。用1%~2%硫酸鎂水溶液噴葉,每7天噴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