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孔雀魚產球的原因

   日期:2016-08-0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51    
很多朋友剛開始養魚往往是從孔雀魚起步的。孔雀魚體色五彩繽紛,游動敏捷,活潑好動,適應性強,很惹人喜愛。當到了繁殖的時候,一條母魚能下20,30,80甚至150,160尾,使飼主充會到自己繁殖的樂趣,可是往往會發現母魚下的有些是光有身子沒頭;有些則是頭,眼睛依晰可辨但是后半身呈球狀,還有一些就是尚未發育的卵球。上點講,貴一些的孔雀魚品種更是如此!  

  其實不外乎有以下幾種原因:  

  1 飼養環境在長期的低溫或高溫中(和其它品種混養為了達到某種平衡),容易造成早產; 

  2 水體過于寬大,魚只數量不多,不便于追魚;  

  3 雌雄搭配不合理,一般來說, 雌雄比例最少也要1:2,即兩雄一雌;  

  4 長期餌料單一,造成營養失衡,使雄魚精液質量欠加,母魚卵子不夠成熟;  

  5 近親繁殖,血緣過近;  

  6 上點講,貴一些的品種,多數雖固化,但遺傳基因還不十分穩定。  

  7 母魚尚未“下臍”,人為的撈出放到新水中刺激其新陳代謝,造成“流產”或早產。  

  8 “驚嚇”,孔雀魚當然不會“竄缸”,但混養時與其它某些魚的品種在一起,或高貴品種在受到外界巨大聲音,震動時,造成“心緒不寧”,認為不安全,以致流產。  

  孔雀魚是很有代表性的卵胎生魚種,其它如紅劍,瑪力,茶壺等皆可以此作為判斷。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