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春季豬、雞、鴨易發傳染病及防治

   日期:2016-11-1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3750    
由于春季氣候變化無常,豬、雞、鴨舍內通風量小,水分蒸發量少,造成舍內潮濕,再加上冬季氣溫較低,致病性微生物(病毒、細菌等)活動頻率下降,但稍遇合適條件,即可大量繁殖,危害豬、雞、鴨群,不同的病原體可引起不同的疾病。現在多是大規模飼養,只要有一頭豬或一只雞、鴨發病,就會引起全群發病,因此平時加強飼養管理,搞好防疫滅病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一、豬易發生的傳染病及防治 

    豬瘟 是由濾過性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觸性傳染病。本病傳染性強、死亡率高,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在氣候多變時易和其它疾病并發。發生本病后無特效藥物治療。因此加強飼養管理,搞好衛生消毒和預防是控制本病的關鍵。做好免疫接種,仔豬斷奶時注射5頭劑的豬瘟疫苗,過30天再加強免疫一次,以后每過4~6個月防疫一次。加大疫苗免疫劑量,是排除母源抗體的最好方法,也是防治非典型豬瘟發生的有效措施。發病后,給病豬及時注射高免血清,飼料內加敗血清、敗毒2002、抗毒王等。 

    豬流行性感冒 本病多發生于天氣驟變的冷濕季節。因此要搞好豬舍的環境衛生,使豬舍既通風,又保溫,使豬群處于一個相對恒定的舍溫內,才是防治本病的關鍵。發病后及時對癥治療,如注射炎熱一針消、世紀特號等。 

    豬傳染性胃腸炎 本病是一種由冠狀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各種年齡的豬全年均可發生,但以早春發病最多。防治本病的最好方法,是平時不從疫區引進豬只,在發病季節,給豬群投服一些抗病毒藥物和消炎藥物進行預防,如毒立凈、桿痢沙、瀉停封等。 

    豬肺疫 本病是一種由巴氏桿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一般無明顯的季節性,但以冷熱交替、氣候驟變的季節發生較多。定期用豬肺疫弱毒菌苗或豬三聯(豬瘟、豬丹毒、豬肺疫)進行免疫接種。一旦發病,要立即隔離治療,圈舍徹底消毒。飼料內添加甲沙清原粉、呼咳凈等。 

    仔豬副傷寒 常發生于6月齡以下的仔豬。本病主要靠預防,治療效果一般不佳。要改善飼養管理和衛生條件,疫區定期打防疫針或口服仔豬副傷寒菌苗,在飼料中添加甲沙清、桿痢沙等抗生素藥也有預防效果。 

    豬喘氣病 本病是由豬霉形體引起的一種慢性、接觸性傳染病。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染,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多發生于氣候劇變、寒冷潮濕的冬、春季。本病目前無特效菌苗,主要采取綜合性的防治措施,加強飼養管理,不從疫區引進仔豬,堅持自繁自養,對環境經常消毒。在氣候多變季節,用甲沙清、百病消、寶樹呼霸等藥物給豬混飼,可預防本病的發生。 

    仔豬大腸桿菌病 本病是由病原性大腸桿菌引起的一類傳染病,因病原性大腸桿菌類型的不同以及豬年齡、個體及生理機能的差異,而發生不同的疾病,常見的有仔豬黃痢、仔豬白痢和豬水腫病。本病對新生仔豬危害很大,常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1)仔豬黃痢:是初生仔豬的一種急性、高度致死性傳染病,其特征為排黃色或黃白色稀便。主要發生于1周齡以內的哺乳仔豬,尤以1~3日齡最多見。本病傳染源主要是帶菌母豬。預防:不從有病的豬場進種豬,豬舍定期消毒,給懷孕母豬注射黃白痢菌苗,飼料內增加甲沙清或抗菌一號可預防本病發生。 

    (2)仔豬白痢:是1~90日齡仔豬常發的一種腸道傳染病,特征為排乳白色或灰白色稀便。本病死亡率低,但影響仔豬的生長發育。預防:給懷孕母豬注射黃白痢菌苗。小豬飼料內加甲沙清、百病消、桿痢沙等,圈舍定期消毒。 

    (3)仔豬水腫病:是小豬的一種急性、致死性傳染病。特征是頭部水腫、有神經癥狀及剖檢時胃壁水腫。本病主要發生于斷乳小豬,有時數日或4月齡的小豬也有發生。尤以生長快、體質健康的小豬最常見。引起豬發病的主要原因是:飼料單純、精料過多、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氣候驟變、飼養環境改變等。一般多見于春秋季節。預防本病主要是加強飼養管理,仔豬斷乳時應逐漸改變飼料,飼喂全價、營養豐富的飼料。飼料內添加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甲沙清或桿痢沙可以預防本病的發生。 

    二、雞易發生的傳染病及防治 

    雞新城疫 本病可常年發生。防治主要是定期給雞接種雞新城疫疫苗,一般按常規免疫,均可控制好本病,但必須搞好飼養管理和衛生消毒工作。控制其他疫病的發生,才能使機體產生堅強的免疫力。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 是雞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性的病毒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多發生于3~6周齡的雛雞,預防接種是控制本病的有效方法。發病后及時注射雙抗,飲水中加抗毒王、寶樹唯毒康等。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 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僅發生于雞的急性、高度接觸性呼吸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氣溫多變的春秋季節多發。防治措施:必須搞好舍內環境衛生,經常消毒,采取綜合性防治措施可預防本病。目前預防本病的主要方法是搞好免疫接種工作。雛雞7日齡接種H120,21日齡接種H94,35日齡接種H52疫苗。4月齡的后備雞接種油乳劑滅活苗或H52。發病后用抗毒王、寶樹喉毒康、甲沙清、呼喘立克治療效果較理想。 

    雞傳染性喉氣管炎 是由濾過性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性呼吸道疾病。成年雞的發病率比雛雞要高,流行季節主要是氣候多變的春天,本病無特效藥物治療。應按正常的免疫程序,接種傳染性喉氣管炎疫苗,一般45或68日齡接種一次,110日齡加強接種一次,在發病季節前再免疫一次。平時要加強飼養管理,搞好舍內環境衛生,經常消毒等。只有采取綜合性的防治措施,才能控制本病的發生。發病后用抗毒王、甲沙清、呼感特飲水。 

    雞大腸桿菌病 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腸桿菌引起的一類疾病。常發生于衛生環境條件差的雞場,并易和其他傳染病并發,因此,平時必須加強衛生防疫消毒工作,搞好雞舍環境衛生。在氣候多變或飼養條件較差時,要給雞群投服合適的預防藥物,如甲沙清、抗苗1號、百病消等。 

    雞慢性呼吸道病 又叫雞霉形體病,是由雞敗血霉形體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尤以氣溫多變季節最為多見,氣候驟變是激發本病發生的主要原因。防治本病,最根本的方法是建立無病種雞群,加強對種蛋的消毒。雞群密度不能太大,雞舍要通風良好,但又要防止受冷,飼料搭配要合理。防治本病的藥物,有甲沙清、強效支菌、高效咳痢寧等。 

    雞傳染性鼻炎 是由雞嗜血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上呼吸道疾病,發病率很高。一年四季都有發生,但氣候多變季節多發。防治本病的關鍵是加強飼養管理,經常消毒。平時也可用一些對鼻炎較敏感的藥物預防投服,如寶樹呼霸、甲沙清、鼻炎康等。 

    雞白痢 是由雞白痢沙門氏桿菌引起雞常見的一種傳染病,雛雞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成年雞多為慢性或隱性感染。預防:飼料內可加抗苗1號、桿菌沙、甲沙清等抗菌藥物預防本病。 

    三、鴨易發生的傳染病及防治 

    鴨病毒性肝炎 是小鴨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其特征是發病急、傳播快、死亡率高。臨床表現為角弓反張,病理變化為肝炎。本病一年四季都有發生,但以春季發病較多。防治:加強飼養管理,嚴格防疫消毒制度,使鴨群處在一個舍飼衛生的環境中,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鴨傳染性漿膜炎 又名鴨疫巴氏桿菌病,是侵害雛鴨的一種慢性或急性敗血性傳染病。本病無明顯季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春冬季節較多發。本病主要經呼吸道或皮膚傷口感染。育雛舍鴨群密度過大,空氣不流通,地面潮濕,衛生條件不好,飼養管理不良,都是本病發生和流行的誘因。防治:加強飼養管理,搞好舍內環境衛生消毒工作,飼料內增加抗苗一號、甲沙清等,可以預防本病的發生。 

    鴨霍亂 是由禽型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其臨床特征是發病急,死亡快,排綠稀糞。漿膜和粘膜上有小出血點,肝臟上布滿灰黃色點狀的壞死灶。本病無明顯季節性,以春季多發。防治:平時加強鴨群的飼養管理,搞好衛生消毒工作;飼料內增加磺胺類藥物如畜禽寧和抗生素如桿痢沙、甲沙清等均有良好的效果。 

    鴨大腸桿菌病 是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本病的臨床特征是發病急、死亡快,主要侵害2~6周齡的雛鴨。本病主要是由于飼養管理不當,衛生條件較差,舍內通風不良,飼養密度過大造成的。發病季節多是在春季,其他季節也可發生。防治:加強飼養管理,嚴格防疫衛生管理制度,平時用抗菌1號、桿痢沙、甲沙清等藥物混飼,做好鴨病的預防工作。 

    鴨慢性呼吸道病 是由鴨霉體引起的一種疾病。其臨床特征是出現眶下竇炎,又名鴨竇炎。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氣候驟變的季節更易發生本病。防治:加強飼養管理,保持舍內清潔衛生,使鴨群處在一個相對恒定溫暖的環境中。在發病季節,給鴨群飲水中加呼喘立克、呼寧、甲沙清等,可預防本病的發生。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