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瓜主要地方品種
長沙粉皮冬瓜:中遲熟品種,表面有白色蠟粉,長圓筒形,吊瓤,扁籽。瓜長87厘米,大瓜可達25公斤以上,適宜城市近郊及大型冬瓜基地種植。
粉皮扁擔冬瓜:中遲熟品種,表面有白色蠟粉,特長圓筒形(扁擔形)。瓜長102厘米左右,橫徑約16厘米,內腔小,吊瓤。一般單瓜重14公斤左右,大瓜可達25公斤,最適宜城鎮近郊栽培。
長沙青皮冬瓜:遲熟品種,莖攀緣,生長勢和分枝性中等。主蔓第24~26節著第一雌花。瓜長圓筒形,瓜皮深綠色,光滑。單瓜重15~30公斤,從播種到采收約140天。耐熱、耐旱性強,地域適應性廣,對光照條件要求不嚴格。
廣東黑皮冬瓜:中熟品種,中果型。主蔓第18~20節出現第一雌花,兩雌花間隔4~6節。長沙3月份播種;出苗至第一雌花開約需70天。果實炮彈形,墨綠色,有茸毛。瓜長約58厘米,粗約19厘米。質地較致密,果肉厚,空腔小,風味佳,散瓤。單瓜重約12公斤。喜肥,夏末初秋注意用草或挽藤護果肩,以免陽光灼傷,影響商品性。適宜南北春秋栽培。
二、冬瓜主要病害及防治
病害:1、疫病。高溫高濕發病嚴重,多出現在冬瓜生長前期。發病部位主要在葉片、莖節,果實也有發生,呈水浸狀病斑。2、炭疽病。主要發生在葉片上,發病部位呈黑褐色不規則小塊狀。3、果實綿腐病。主要發生在冬瓜果實上,發病初期呈水浸狀,以后長出白色霉狀物,冬瓜軟綿腐爛,高溫多雨及整個果實發育期都有發生。4、枯萎病。多發生在莖葉上,發病部位變黃枯萎,主要發生在冬瓜生長后期。
栽培防治:生長前期,注意清溝排水,做到“畦、腰、圍”三溝配套,溝中無積水,雨停溝干。及時中耕、追肥、鏟除雜草。全生育期,用1∶0.5~0.8∶240~300倍波爾多液綜合防病3~5次。注意輪作,避免連作,不宜選用前作是瓜類的土地種植冬瓜。植地適當施石灰,減少病原菌。選用抗病品種。合理施肥,增施有機肥,追肥要均勻,不過量追施高濃度的速效氮肥。
藥劑防治:苗期、抽蔓期和開花結果初期,分別噴施50%多菌靈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800倍液防治疫病,也可用克露、甲霜靈錳鋅、甲霜銅防治疫病。防治炭疽病可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氧氯化銅、滅病威、百菌清等。防治枯萎病可用農抗120、甲基托布津、雙效靈、抗枯寧等。防治果實綿腐病的藥劑與疫病基本相同。
三、冬瓜主要蟲害及防治
冬瓜蟲害主要有瓜絹螟、紅蜘蛛、蚜蟲、黃(黑)守瓜、薊馬等。瓜絹螟主要危害葉片及花朵,吐絲將瓜葉卷曲,并藏身其中。紅蜘蛛主要危害葉片,位于葉片背面,體積小。蚜蟲危害中上部葉片及莖尖,黃(黑)守瓜危害葉片,薊馬危害莖尖、嫩葉及嫩瓜??捎脴饭?、抗蚜威、吡蟲啉、殺蟲威、菊酯類等農藥防治蚜蟲;用克螨特、螨克、尼索朗、滅掃利防治紅蜘蛛;用滅殺斃、辛硫磷、巴丹、菊酯類等防治瓜絹螟;用敵百蟲、菊酯類防治黃(黑)守瓜;用殺蟲雙、巴丹、七星寶、樂果等防治薊馬。
當好蟲、紅蜘蛛、瓜絹螟同時發生時,可用滅掃利等防治。蟲害初期要及時噴藥;高峰期要增加噴藥次數,一般4~5天噴藥一次。由于現在農藥品種更新較快,品名較多,菜農在購買農藥時,應選購對應的農藥新產品,以保證用藥安全達到最佳防治效果。
長沙粉皮冬瓜:中遲熟品種,表面有白色蠟粉,長圓筒形,吊瓤,扁籽。瓜長87厘米,大瓜可達25公斤以上,適宜城市近郊及大型冬瓜基地種植。
粉皮扁擔冬瓜:中遲熟品種,表面有白色蠟粉,特長圓筒形(扁擔形)。瓜長102厘米左右,橫徑約16厘米,內腔小,吊瓤。一般單瓜重14公斤左右,大瓜可達25公斤,最適宜城鎮近郊栽培。
長沙青皮冬瓜:遲熟品種,莖攀緣,生長勢和分枝性中等。主蔓第24~26節著第一雌花。瓜長圓筒形,瓜皮深綠色,光滑。單瓜重15~30公斤,從播種到采收約140天。耐熱、耐旱性強,地域適應性廣,對光照條件要求不嚴格。
廣東黑皮冬瓜:中熟品種,中果型。主蔓第18~20節出現第一雌花,兩雌花間隔4~6節。長沙3月份播種;出苗至第一雌花開約需70天。果實炮彈形,墨綠色,有茸毛。瓜長約58厘米,粗約19厘米。質地較致密,果肉厚,空腔小,風味佳,散瓤。單瓜重約12公斤。喜肥,夏末初秋注意用草或挽藤護果肩,以免陽光灼傷,影響商品性。適宜南北春秋栽培。
二、冬瓜主要病害及防治
病害:1、疫病。高溫高濕發病嚴重,多出現在冬瓜生長前期。發病部位主要在葉片、莖節,果實也有發生,呈水浸狀病斑。2、炭疽病。主要發生在葉片上,發病部位呈黑褐色不規則小塊狀。3、果實綿腐病。主要發生在冬瓜果實上,發病初期呈水浸狀,以后長出白色霉狀物,冬瓜軟綿腐爛,高溫多雨及整個果實發育期都有發生。4、枯萎病。多發生在莖葉上,發病部位變黃枯萎,主要發生在冬瓜生長后期。
栽培防治:生長前期,注意清溝排水,做到“畦、腰、圍”三溝配套,溝中無積水,雨停溝干。及時中耕、追肥、鏟除雜草。全生育期,用1∶0.5~0.8∶240~300倍波爾多液綜合防病3~5次。注意輪作,避免連作,不宜選用前作是瓜類的土地種植冬瓜。植地適當施石灰,減少病原菌。選用抗病品種。合理施肥,增施有機肥,追肥要均勻,不過量追施高濃度的速效氮肥。
藥劑防治:苗期、抽蔓期和開花結果初期,分別噴施50%多菌靈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800倍液防治疫病,也可用克露、甲霜靈錳鋅、甲霜銅防治疫病。防治炭疽病可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氧氯化銅、滅病威、百菌清等。防治枯萎病可用農抗120、甲基托布津、雙效靈、抗枯寧等。防治果實綿腐病的藥劑與疫病基本相同。
三、冬瓜主要蟲害及防治
冬瓜蟲害主要有瓜絹螟、紅蜘蛛、蚜蟲、黃(黑)守瓜、薊馬等。瓜絹螟主要危害葉片及花朵,吐絲將瓜葉卷曲,并藏身其中。紅蜘蛛主要危害葉片,位于葉片背面,體積小。蚜蟲危害中上部葉片及莖尖,黃(黑)守瓜危害葉片,薊馬危害莖尖、嫩葉及嫩瓜??捎脴饭?、抗蚜威、吡蟲啉、殺蟲威、菊酯類等農藥防治蚜蟲;用克螨特、螨克、尼索朗、滅掃利防治紅蜘蛛;用滅殺斃、辛硫磷、巴丹、菊酯類等防治瓜絹螟;用敵百蟲、菊酯類防治黃(黑)守瓜;用殺蟲雙、巴丹、七星寶、樂果等防治薊馬。
當好蟲、紅蜘蛛、瓜絹螟同時發生時,可用滅掃利等防治。蟲害初期要及時噴藥;高峰期要增加噴藥次數,一般4~5天噴藥一次。由于現在農藥品種更新較快,品名較多,菜農在購買農藥時,應選購對應的農藥新產品,以保證用藥安全達到最佳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