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棚栽西葫蘆防病高效嫁接新技術

   日期:2016-07-1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63    
利用冬暖或早春大棚進行反季節栽培西葫蘆,可獲得高產增收,但因連作障礙日趨嚴重,尤其是根結線蟲、根腐病等土傳病害的發生,已導致西葫蘆不同程度的減產。采用高溫悶棚、基肥腐熟、撒噴藥劑等滅菌防病技術雖然有效,但效果尚不顯著。目前,棚栽西葫蘆防治土傳病害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是采用嫁接新技術。 

    一、選用優良品種 

    棚栽西葫蘆,應選用耐低溫、較抗病、長勢強、品質優的短蔓早熟新品種,如西星1號、西星3號、西星5號、雙豐特早、美國碧玉等。嫁接砧木可選用親和力強的“全能鐵甲”、“南砧一號”及優質黑子南瓜種。嫁接后的西葫蘆,植株健壯,抗性提高,高產、優質、增效明顯。 

    二、育苗與嫁接 

    1.育苗前準備。每1/15公頃(1畝)大棚需建苗畦72平方米。先選擇大棚受光良好的中部,建南北向建畦,畦長6米、寬1.2米;再選用6份肥沃田間土和4份腐熟有機肥混配成育苗土;然后采用10厘米×10厘米營養缽或自制紙筒杯,適量裝土備播。 

    2.精細播種。冬棚10月中旬為適播期,春棚12月下旬為適播期。先對一半裝土營養缽澆透清水,雙粒播種作為砧木的南瓜種子后,覆蓋厚2厘米育苗土;待南瓜種剛破土出芽時,再對另一半裝土營養缽澆透清水,雙粒播種作為接穗的西葫蘆種子后,覆蓋厚2厘米育苗土;兩者播期間隔5~7天。每1/15公頃大棚需播南瓜與西葫蘆種子各3000粒左右。 

    3.砧木插孔。待南瓜真葉出現,西葫蘆子葉展開呈“V”形時,選擇大小適中的苗子于晴天9~14時進行嫁接;一般采用插接法。嫁接時,棚內不能通風,棚面進行遮陽,棚內相對濕度達90%以上,棚溫保持25~30℃。取出營養缽南瓜苗,用竹刀將其真葉和生長點剔掉;再用與西葫蘆下胚軸粗細相近的竹簽,從南瓜苗兩子葉之間基部與下胚軸的結合部向下呈45°角斜插,孔深0.5~0.7厘米,要一次性完成。 

    4.接穗削苗。插孔后暫不拔出竹簽,把南瓜苗放在操作臺上;取出營養缽西葫蘆苗,用竹刀在子葉下0.5厘米處向下呈45°角斜削,削成角度適中對等的雙斜面,長0.5~0.7厘米,需要兩刀完成。 

    5.準確插接。將南瓜苗上的竹簽拔出,迅速將西葫蘆雙斜面準確斜插入南瓜苗孔內,使西葫蘆和南瓜的子葉錯開,即呈“十”字形狀插接。 

    6.精心栽植。嫁接苗按行、株距均為12厘米密度擺入苗畦內,邊栽植邊扣棚膜,澆足底水后封嚴小拱棚。 

    三、嫁接后的管理 

    1.濕度。嫁接苗入畦后澆足底水,小拱棚內濕度可達85%~90%,持續3~5天。隨著傷口愈合,棚內空氣相對濕度逐步降至60%~85%。待傷口痊愈后及時補充水分。 

    2.溫度。從嫁接到傷口愈合,需要7~10天,此時要求晝溫25~30℃,晝夜溫差大,對傷口愈合有利。嫁接5~6天后小通風,可逐漸降低溫度。待10天后加大通風量,進入常規管理,定植前7天開始低溫煉苗。 

    3.光照。嫁接后3天內全天遮光,3天后應半天遮光,7天后逐漸去掉遮光物。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