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雛鴨出殼后24小時內要飲到水,并在飲水中加入少量葡萄糖補充營養,以增強雛鴨抵抗力。另外,將雛鴨放入1~2厘米深的淺水盆中點水。天氣暖和時,點水可在室外進行。用竹筐裝好挑到清水塘邊,將竹筐輕輕浸入水面少許,讓雛鴨飲水和濕腳。每日2~3次,每次3~5分鐘,以后逐日延長嬉水時間。
2.開食要在全部雛鴨飲到水后進行,可用少量浸濕的碎米、碎玉米和細麥糠,并適當補充些洗凈的青飼料。最初幾天,應采用少喂多餐制,每日7~8次。
3.地面平養時,應注意雛鴨群密度,第1周每平方米20只左右,第2周14只左右,第3周以后不應多于10只。密度過高,易堆積,密度過低,不保暖。
4.雛鴨生長適宜溫度為25~30℃,要避免室內溫度大幅度升降,有條件的地方可用燈泡或紅外線燈取暖。通常可根據雛鴨數量用塑料薄膜圍成一大小合適的空間,里面點燈泡1~2個,做成保溫室,采取自溫育雛。
5.在最初3~4天全天24小時光照。一方面,保證雛鴨能充分地進行采食和飲水;另一方面,充足的光照有利于促進鈣、磷吸收,維持骨骼的正常發育。此外,陽光中的紫外線還可起到殺菌的作用。
6.為防止腸道疾病的發生,可在雛鴨飲水或飼料中加入少量氟派酸、敵菌凈或土霉素,并攪拌均勻。
7.飼養前,對鴨舍及用具全面消毒,一般用20%石灰水或3%的來蘇兒。以后每周應定期消毒一次。
8.雛鴨2~4日齡時,應及時注射鴨病毒性肝炎疫苗,20日齡左右注射鴨瘟疫苗,預防疫病的發生。
9.夏季運輸鴨苗時,應避開高溫高熱天氣,以減少鴨苗的損傷。
2.開食要在全部雛鴨飲到水后進行,可用少量浸濕的碎米、碎玉米和細麥糠,并適當補充些洗凈的青飼料。最初幾天,應采用少喂多餐制,每日7~8次。
3.地面平養時,應注意雛鴨群密度,第1周每平方米20只左右,第2周14只左右,第3周以后不應多于10只。密度過高,易堆積,密度過低,不保暖。
4.雛鴨生長適宜溫度為25~30℃,要避免室內溫度大幅度升降,有條件的地方可用燈泡或紅外線燈取暖。通常可根據雛鴨數量用塑料薄膜圍成一大小合適的空間,里面點燈泡1~2個,做成保溫室,采取自溫育雛。
5.在最初3~4天全天24小時光照。一方面,保證雛鴨能充分地進行采食和飲水;另一方面,充足的光照有利于促進鈣、磷吸收,維持骨骼的正常發育。此外,陽光中的紫外線還可起到殺菌的作用。
6.為防止腸道疾病的發生,可在雛鴨飲水或飼料中加入少量氟派酸、敵菌凈或土霉素,并攪拌均勻。
7.飼養前,對鴨舍及用具全面消毒,一般用20%石灰水或3%的來蘇兒。以后每周應定期消毒一次。
8.雛鴨2~4日齡時,應及時注射鴨病毒性肝炎疫苗,20日齡左右注射鴨瘟疫苗,預防疫病的發生。
9.夏季運輸鴨苗時,應避開高溫高熱天氣,以減少鴨苗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