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蒜黃高產栽培新技術

   日期:2016-06-1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24    
蒜黃是以蒜頭作蒜種,在冬春季節利用保護設施,創造溫暖、濕潤及嚴密遮光條件,生產軟化的幼嫩植株,其生長周期短、見效快、營養價值高,日生產設備簡單,技術容易掌握,經濟效益高。近幾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蒜黃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發展蒜黃生產,既可滿足市場的需求,又能提高農民收入。

    1 場地選擇 

    可使用溫室的栽培空檔時間,或溫室的后墻火道上或走道下栽培,也可利用空屋或地窖栽培。利用空屋栽培時,用磚砌成高60cm的池子,在室內生明火保持溫度。地窖栽培,挖一個半地下菜窖,地上部分高1.5m,地下部分高1.7m,長12m,寬7m。窖的南部留一小窗,窖用磚砌或壘土墻,在窖內用磚砌成長方形的小土池,池高60cm左右,留出走道。窖中生爐火,窖頂留縫蓋蒲席保溫遮光。栽培池的池面要平,鋪沙或砂壤土6cm左右,耙平后栽蒜。 

    2 栽培季節 

    蒜黃生長周期短,春、秋、冬三季都可生產,在12~30℃條件下均能生長。在種蒜供應充足的情況下,根據市場實際需要,分期播種以供節日或不時之需。但萌發的種蒜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溫度愈高,生長愈快,故種植時應根據生產季節、外界氣溫變化,合理安排種植場所以調節蒜黃生長的小氣候。一般8~9月高溫季節生產,最好選擇戶外遮蔭處或室內陰涼通風場所,冬季或早春外界氣溫低,種植地應選擇向陽背風保暖處或保護地內,以維持較高溫度。 

    3 蒜種選擇 

    蒜種應選擇鱗莖肥大充實,瓣數多,未受凍害、撞傷或傷熱變黃的白皮紫蒜,此蒜種具有休眠期短、轉化率高、蒜黃品質好的特點。 

    4 栽培蒜苗 

    剝除鱗莖外皮,用水浸泡一夜,使其充分吸水膨脹,瀝水后一個一個緊排在栽培床內,如果蒜頭過小,空隙處用散蒜瓣填滿、填緊,每1平方米用蒜15~20kg。栽蒜時,蒜頭頂部應用木板壓平,上撒一層3cm厚的細沙子,然后澆足水,在床面上覆蓋好遮光覆蓋物,以增溫保濕,促進萌發,待蒜瓣露芽后揭掉。 

    5 栽后管理 

    蒜黃生長的關鍵是水分和溫度,栽后隨即澆一水,水一定要澆足澆透,達到沙面澆時有水,稍停不積水為宜,以后可每隔4~5天澆一次水,水層深度20~30mm。收割前3~4天停止澆水,以防蒜黃腐爛。在栽前1~2天溫室內開始加溫,栽后為促進發芽速度,提高溫、濕度,使溫度掌握在25~28℃,濕度掌握在85%~90%。出芽后將溫度降到20~22℃,當苗子長到28~30cm時,為提高品質,防止收割后失水萎蔫,溫度可降到18~20℃,濕度町降到75%~80%,防止后期高溫、高濕引起腐爛。 

    6 及時收獲 

    栽培28~30天后的蒜黃,植株高32~48cm時即可采收。用刀自大蒜頂部割取,刀口要低,以增加產量,每1~1.5kg整理成捆,置陽光下照曬片刻,使白色蒜黃變成金黃色,稱為曬黃。每1kg種蒜可以收獲蒜黃1.1~1.2kg,再過25天左右可進行第二次采收。一般栽培蒜黃收2茬后,應將蒜頭起出,取出砂土、整畦后,抓緊第二次播種。清理出的蒜根等廢物進行堆肥,用于大田生產。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