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水產類如蟹、龜、鱉等,一般在自然溫度下生長需要3~5年,利用溫室恒溫養殖只需10個月到一年半的時間就可長成上市,能顯著縮短飼養周期,加快資金周轉,充分利用時間和季節性差價,獲取較大的經濟效益。進行溫室恒溫養殖,必須建造一個投資少并節能而實用的溫室。下面把我們的養殖經驗和溫室設計介紹給大家,供參考。 水產養殖溫室分為室內溫室養殖與室外溫室養殖兩種模式。室內溫室養殖一般多以育苗與暫養為主的小面積溫室,室外溫室是以養殖為主的,面積一般都大于室內溫室,它是利用太陽能與加溫相結合的日光溫室。室內溫室是在保溫性能好的簡易房屋內,再用磚砌成空心墻,內填保溫材料,頂可用雙層農膜覆蓋,正面開門,門也應做成雙層保溫門,內填泡沫板,在門的上面開一個10平方厘米的孔,嵌上雙層玻璃,以便觀察溫室內養殖情況與溫度變化,在門頂上面安裝換氣扇,用以通風換氣,調解溫室內的空氣新鮮和水中的溶解氧。在一邊墻角處安裝一根長6厘米的水管,用以換水時排放廢水。室外溫室應選避風向陽、空氣新鮮、水源方便清潔的地方,建長方形東西走向雙坡式日光溫室。北面應建厚50厘米、高1.8米的空心墻,內填保溫物,兩頭山墻也要建成空心墻,填滿保溫物,東山墻開門,并安裝換氣扇。用木料、竹竿、鐵絲做成支架,上扣雙層無滴農膜,然后用鐵絲固定,以防風雨襲擊,上覆蓋3~5厘米厚的草粘,晴天上午8點到下午5點掀開,充分利用太陽能,節約燃料,并通過太陽的自然紫外線給溫室內空氣與水體消毒,以保持空氣新鮮。建池子時,選用薄膜墊在地上,然后在薄膜上建養殖池,并用水泥石子做底,這樣容易使池內水溫升高,節約燃料。但這樣的池子夏季不能用于養殖,以免高溫。為了充分利用溫室空間,可在溫室兩邊安放養殖架進行多層立體養殖,中間留作走道,溫室內應有備用水箱或蓄水池,以防換水時發生溫差較大。溫室建好后要進行消毒與脫堿處理才能進行養殖。 溫室內安放一臺或兩臺自行設計的三眼式自動恒溫蜂窩煤爐,通過直徑12厘米的鐵皮煙囪在室內環繞加溫,并將煤氣排出溫室外,煙囪要稍高于溫室頂部。此爐可一次性加煤12~32塊,燃燒5~8天。這種專用加溫爐能顯示溫室內的溫度數值,自動開關爐門,自動恒定溫度,無需人工看管,并有高溫、低溫報警與呼叫換煤功能。如果溫室面積較大可用磚砌成“四”字形地上煙道,并通過用磚砌成的雙燃燒自動恒溫煤爐進行加溫。這樣的設備費用低,投資只是鍋爐的1/10,而且建造容易,很實用,是目前溫室養殖的理想加溫方式。 溫室水產加溫養殖,技術要求較高,成功的關鍵是溫度控制,使各種水產養殖對象生長在最佳的恒定水溫內。 投飼要定時、定量,一定要設有固定的飼喂臺,以便及時將剩余的飼料和殘渣清除,保證水質穩定。要及時換水,換水要緩慢進行,水溫與養殖池內水溫不能超出3℃。要定期進行水體消毒,結合使用光合細菌進行水質凈化,并投喂廣譜高效低毒的喹諾酮類藥物進行防病。如有疾病發生應隔離治療,減少病菌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