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光溫室中,對秋番茄、佛手瓜、早熟白菜進行立體栽培,是近幾年北方一些地方采用的高效生產模式,克服了冬暖棚夏秋之交閑置或效益較低的現象。一般每畝地可產番茄7500公斤左右,佛手瓜2500公斤,早熟白菜3000公斤。其主要技術措施如下: 品種選擇搭配品種番茄選用毛粉802等抗病、豐產的中晚熟品種;佛手瓜選用無腐爛、無損傷、無蟲害、重量在200~300克、瓜齡為25天左右的綠皮或白皮瓜種;白菜選用小雜55、夏陽等抗病、耐熱的早熟品種。 佛手瓜育苗可將選好的瓜種于11月中旬裝入塑料袋中或埋入濕沙里,放在15℃~20℃的環境中催芽,一般經過20天左右瓜種就會發芽并長出較多的根系,這時可將種瓜移至口徑為20~30厘米的營養缽中。育苗時將種瓜平放或發芽端稍向上,上覆3~4厘米厚的營養土,置于20℃左右的溫室、大棚中。一般不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即可。 合理套栽①番茄于11月上旬至12月上中旬定植。定植前7天結合翻地,每畝地施腐熟優質有機肥5立方米、復合肥5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然后整細摟平,南北向做小高壟,雙行定植,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40厘米,壟高20厘米,株距30厘米。栽后用寬120厘米的地膜覆蓋,每畝地栽3700株左右。②佛手瓜于第二年的3月上旬套栽于日光溫室前沿1米左右處的番茄大行間,沿東西向每隔5米栽種1株,每畝地栽20株左右。定植番茄前可預先按長1米、寬1米、深80厘米左右挖坑,每坑集中施入150公斤優質農家肥、2公斤三元復合肥,與土充分混勻后略加鎮壓。然后去掉育苗用的塑料袋或營養缽,將苗子帶土栽入坑中、澆水,水滲后填土,以埋沒種瓜為度。③5月底至6月初番茄拉秧后,抓緊挖翻,補施肥料、整地,每畝地施腐熟有機肥2000公斤、復合肥20公斤,6月底7月初即可在佛手瓜架下套種早白菜。播種前造足底墑,小高壟條播,按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定植,每畝地4500株左右。